农村家庭养老中的性别差异变化及其意义——对鄂中H村一养老个案的分析

被引:22
作者
范成杰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家庭养老; 性别差异; 理性化;
D O I
10.19648/j.cnki.jhustss1980.2009.04.019
中图分类号
C913.6 [中、老年人问题];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乡村社会的习惯法里,子女所承担的养老责任是存在性别差异的。一般是由儿子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女儿在出嫁前侍奉父母,出嫁后一般不承担自己父母养老责任,但是她作为媳妇则要承担赡养公公婆婆的责任。然而在一些农村地区出嫁的女儿却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过程:通过对村庄一养老个案的分析,阐释了家庭养老中的性别差异变化。研究发现,出嫁的女儿参与自己父母的养老过程的原因在于家庭成员间关系越来越理性化。养老本该是儿子的义务,并且此义务承载着天然的伦理性意义,"儿子养老"演变成"女儿参与养老"表明,支撑家庭养老中性别差异的价值和伦理基础已经被侵蚀。
引用
收藏
页码:104 / 10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