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社交金融产品使用意愿研究——以“微信钱包”为例

被引:12
作者
程皓 [1 ]
乐琦 [2 ]
机构
[1] 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2] 南昌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交金融; 使用意愿; TAM模型; 微信钱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832.2 [银行制度与业务];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以"微信钱包"为例,基于整合的技术接受模型(TAM)模型,分析社交金融产品使用意愿及前置因素之间的逻辑关联。研究表明,信任是影响使用意愿的关键因素;感知特性对信任的影响显著,其中感知愉悦性对信任的影响最大;主观规范对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愉悦性有积极的影响,对感知风险的影响不显著。因此,为了增强社交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社交金融企业应重视网络口碑以建立用户的信任,加强产品娱乐属性以促进用户体验,同时强化社交金融的风险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我国社交金融发展现状分析 [J].
陈瑶 .
经济师, 2017, (01) :69-69
[2]   基于TAM/TPB的感知风险认知对用户信任及其行为的影响研究——以支付增值产品余额宝为例 [J].
杨翾 ;
彭迪云 ;
谢菲 .
管理评论, 2016, 28 (06) :229-240
[3]   浅析社交金融:互联网金融新阵地 [J].
蒋安琪 ;
李兆友 .
时代金融, 2016, (11) :26-27
[4]   论社交金融生态的形成、功能与风险管控 [J].
杨萍 .
开发研究, 2016, (02) :130-134
[5]   社交金融的信息安全风险分析与防范 [J].
朱建明 ;
高博 .
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 2016, 2 (03) :46-51
[6]   社交金融的发展必然推动我国金融创新 [J].
郭经延 ;
邓伟根 .
理论探讨 , 2016, (01) :105-109
[7]   我国互联网社交金融兴起问题探析 [J].
宋琳 .
西南金融, 2015, (09) :19-22
[8]  
B2C供应链视角下家用医疗软件网购接受行为研究[D]. 韦兰萍.浙江工业大学. 2015
[9]  
消费者互联网理财产品采纳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D]. 傅婕.西南财经大学. 2014
[10]  
社交金融[M]. 企业管理出版社 , 邵鹏,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