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沿江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构建研究

被引:18
作者
潘坤友 [1 ]
曹有挥 [2 ]
曹卫东 [1 ]
魏鸿雁 [1 ]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关键词
“轴—辐”; 物流网络; 沿江地区; 安徽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5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1世纪“轴—辐”物流网络作为合理高效的空间系统,已经成为开放型经济体系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安徽沿江地区为案例地进行“轴—辐”物流网络的理性实证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在分析国内外“轴—辐”物流模式研究概况的基础上,诠释了“轴—辐”网络系统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空间效益等竞争优势及其负面效果。依据现有的资料、实地考察情况,选取了10项指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对安徽沿江地区41个中心城镇的物流中心性指数进行定量计算、评价,依此遴选合肥、芜湖和安庆三市作为安徽省沿江地区物流中心。最后依据三轴和完全覆盖原则、时间最短原则、多重枢纽配置原则等构建了干线通道和支线通道,形成安徽沿江地区中心城镇“轴—辐”物流网络。
引用
收藏
页码:421 / 4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轴-辐侍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构筑 [J].
金凤君 ;
王成金 .
地理研究, 2005, (05) :774-784
[2]   中国沿海集装箱港口体系的形成演化机理 [J].
曹有挥 ;
曹卫东 ;
金世胜 ;
李海建 ;
王黎明 .
地理学报, 2003, (03) :424-432
[3]   环黄海经济圈航运中心与运输网络一体化发展战略研究 [J].
金凤君 ;
王晖军 .
经济地理, 2002, (06) :665-670
[4]   中国国际集装箱运输网络的布局与优化 [J].
韩增林 ;
安筱鹏 ;
王利 ;
王成金 ;
王丽华 ;
李亚军 .
地理学报, 2002, (04) :479-488
[6]   我国航空客流网络发展及其地域系统研究 [J].
金凤君 .
地理研究, 2001, (01) :31-39
[7]   我国空间运输联系的实验研究——以货流为例 [J].
金凤君 .
地理学报, 1991, (01) :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