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苜蓿茬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21
作者
马效国
樊丽琴
陆妮
沈禹颖
机构
[1] 甘肃省庆阳市畜牧局草原站
[2] 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熏蒸法;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生物量氮; 紫花苜蓿; 轮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在甘肃庆阳黄土高原,用熏蒸法研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后茬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4龄苜蓿后茬种植小麦Triticum aestivum2年后,0~5 cm土壤层微生物生物量碳比苜蓿生长地降低70 mg/kg,休闲地仅为苜蓿生长地的40%,施氮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无显著影响(P>0.05);苜蓿后茬连续种植小麦2年后,0~5 cm土壤层微生物生物量氮比苜蓿生长地下降28%,而休闲2年后比苜蓿生长地减少69%,施氮肥对微生物生物量氮无显著影响;苜蓿生长地土壤微生物商为4.2%,后茬休闲后则下降至2.7%。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灵敏反映苜蓿后茬地土壤质量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红壤矿区复垦土壤的微生物生态特征及其稳定性恢复研究Ⅱ.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龙健 ;
黄昌勇 ;
滕应 ;
姚槐应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2) :237-240
[2]   长期轮作施肥对土壤微生物碳氮的影响 [J].
樊军 ;
郝明德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1) :85-87
[3]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J].
徐阳春 ;
沈其荣 ;
冉炜 .
土壤学报, 2002, (01) :83-90
[4]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作为红壤质量生物指标的探讨 [J].
俞慎 ;
李勇 ;
王俊华 ;
车玉萍 ;
潘映华 ;
李振高 .
土壤学报, 1999, (03) :413-422
[5]   不同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体氮的差异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张兴昌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1) :70-74
[6]   土壤微生物量及其在养分循环和环境质量评价中的意义 [J].
何振立 .
土壤, 1997, (02) :6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