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属宿主来源的Frankia菌株形态特征的研究

被引:1
作者
黄雅丽
丁鉴
张忠泽
苏凤岩
徐卿德
孙慧君
李维光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木麻黄属; 丙酸钠; 培养特征; Frankia; 沙棘属; 胡颓子科; 胡颓子属; 顶囊; 形态特征; 赤杨属; 桤木属; 宿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系统研究了从赤扬、香蕨木、扬梅、木麻黄、异木麻黄、沙棘、胡颓子等七个属中13个树种根瘤中分离出来的15株Frankia菌株。发现不同属、种来源的Frankia菌株除具有相似的形态特征外,在菌丝的粗细、菌丝体发育的稀疏、微密程度、孢子囊的大小,顶囊的形状、大小和顶囊柄的长短等均有着明显的差别。不同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培养特征上有明显的差异。赤扬属不同种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以丙酸钠为碳源的Bap液体无氮培养基中均生长良好,但在以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则不能生长,而木麻黄属、异木麻黄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丙酸钠或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均生长良好。沙棘属、胡颓子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在丙酸钠或丙酮酸钠为碳源时均生长良好并产生棕褐色色素。根据Frankia菌的形态和培养特征,可将七个属来源的Frankia菌株划分为三个类群:即赤扬香蕨木,扬梅类群;木麻黄、异木麻黄类群;沙棘和胡颓子类群。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Studies of an effective strain of Frankia from Allocasuarina lehmanniana of the Casuarinaceae[J] . Zhang Zhongze,John G. Torrey.Plant and Soil . 198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