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水分交替变化对湿地松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15
作者
王振夏
魏虹
李昌晓
吕茜
周珺
高伟
陈伟
机构
[1]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土壤水分; 交替变化; 湿地松幼苗; 光合特性; 光合色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1.246 [湿地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盆栽湿地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实验室模拟三峡库区从水淹到干旱的过程,设置常规供水(CK)、常规供水-轻度干旱-复水(DR),水淹(FL),水淹-轻度干旱-复水(FD)4个实验组,研究土壤水分交替变化对湿地松幼苗光合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壤水分处理条件对湿地松幼苗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气孔限制值、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色素含量都有一定影响.(2)在实验的前中期,DR、FL和FD组湿地松幼苗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都显著下降,DR和FD在实验后期回升到较高水平.(3)在整个实验期间各处理组的水分利用效率较对照都有不同程度上升,并以DR组的最大(4.95μmol·mmol-1).(4)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组湿地松幼苗的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a/b值均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其中叶绿素/类胡萝卜素的比值在4.379~6.019间波动,而叶绿素a/b值则在2.207~2.850间波动.研究发现,湿地松幼苗在水分代谢、光合生理等方面等能够很好地适应水淹以及"淹-干"的水分交替变化环境,并且在解除胁迫后能够迅速恢复生长,可以考虑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植被修复和重建.
引用
收藏
页码:980 / 98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湿地松种子萌发对模拟水分胁迫的响应 [J].
张聃 ;
曹昀 ;
郑林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 18 (01) :188-191
[2]   不同水分处理对湿地松幼苗生长与根部次生代谢物含量的影响 [J].
李昌晓 ;
魏虹 ;
吕茜 ;
张晔 .
生态学报, 2010, 30 (22) :6154-6162
[3]   水分胁迫对枫杨幼苗生长及根系草酸与酒石酸含量的影响 [J].
李昌晓 ;
魏虹 ;
吕茜 ;
张晔 .
林业科学, 2010, 46 (11) :81-88
[4]   引种红树与中国乡土红树幼苗光合特性研究 [J].
韩淑梅 ;
李妮亚 ;
何平 ;
钟才荣 ;
杨焰 .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08) :1667-1674
[5]   湿地松等5树种在太湖滩地造林耐淹水性比较试验 [J].
施卫东 ;
汤国平 ;
潘林 ;
卞亚文 ;
陈小波 ;
徐福元 ;
刘云鹏 .
江苏林业科技, 2010, 37 (01) :9-12
[6]   水分胁迫和复水对石灰岩地区柏木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 [J].
刘锦春 ;
钟章成 .
生态学报, 2009, 29 (12) :6439-6445
[7]   长期深淹对三峡库区三种草本植物的恢复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J].
谭淑端 ;
张守君 ;
张克荣 ;
党海山 ;
黎明 ;
张全发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9, 27 (04) :391-396
[8]   长期水分胁迫下氮、钾对夏玉米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J].
张立新 ;
李生秀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1) :82-90
[9]   湿地松采脂与林分生长的关系 [J].
徐国栋 ;
张朝霞 .
安徽林业, 2008, (05) :48-48
[10]   水淹对秋华柳幼苗生理生态特征的影响 [J].
陈芳清 ;
郭成圆 ;
王传华 ;
许文年 ;
樊大勇 ;
谢宗强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6) :1229-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