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粒型和粒重的QTL定位分析

被引:83
作者
林荔辉
吴为人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科学学院
[2] 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
关键词
水稻; 粒长; 粒宽; 粒重; QTL定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以两个籼稻品种H35 9和Acc85 5 8为亲本杂交建立的重组自交系群体及相应的分子标记连锁图 ,对水稻粒长、粒宽和粒重进行了QTL定位分析。检测到 15个与粒长有关的QTL、 17个与粒宽有关的QTL及 16个与粒重有关的QTL ,它们可分别解释 75 91%、 76 2 0 %和 81 4 0 %的表型变异。其中在 5号染色体上检测到 1个控制粒宽的主效QTL ,可解释 2 6 6 5 %的表型变异。粒长和粒宽之间虽然相关显著 ,但相关系数很小 (r =0 180 )。而QTL分析结果也显示 ,两者的QTL位置很少相同。这说明粒长和粒宽有不同的遗传基础。粒长和粒宽与粒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781和 0 4 6 1,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 72 2 0和 0 32 99。QTL定位结果也显示 ,粒长与粒重的QTL位置相近或重叠的较多。因此 ,粒长对粒重的贡献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水稻粒重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解析 [J].
徐建龙 ;
薛庆中 ;
罗利军 ;
黎志康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1) :7-11
[2]   用籼/籼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分子遗传图谱及其与籼/粳交群体的分子图谱的比较(英文) [J].
李维明 ;
唐定中 ;
吴为人 ;
卢浩然 ;
A.J.Worland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2) :8-15
[3]   两系杂交稻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典型相关分析 [J].
袁定阳 ;
齐绍武 .
杂交水稻, 1999, (04) :39-40
[4]   水稻籽粒有关性状与粒重关系的初步探讨 [J].
王余龙 ;
姚友礼 ;
李昙云 ;
蔡建中 .
作物学报, 1995, (05) :573-578
[5]   应用RFLP图谱定位分析籼稻粒形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J].
林鸿宣,闵绍楷,熊振民,钱惠荣,庄杰云,陆军,郑康乐,黄宁 .
中国农业科学, 1995, (04)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