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西北高寒牧区气候特征及草地退化原因分析

被引:20
作者
杨秀海 [1 ,2 ]
卓嘎 [1 ,2 ]
边多 [1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拉萨分部
[2] 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高寒牧区; 气候变化; 草地退化;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09.02.004
中图分类号
S812.1 [草原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本文利用藏西北高寒牧区9个气象站1971~2005年共35年的观测资料以及现代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该区域与牧草长势相关的温度、降水、蒸发量等气象因子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表明,近35年来,藏西北高寒牧区平均温度、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为逐年增加,蒸发量逐年减小;各季节的变化与年变化趋势大致相同;藏西北高寒牧区两大区域,阿里地区的北部和那曲地区的气候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从牧草生长最重要的热量和水分条件来看,阿里牧区的气候变化特征朝着干热方向发展,对牧草的生长有不利影响,而那曲牧区气候变化特征为暖湿型,有利于牧草生长。然而,通过对整个藏西北高寒牧区牧草的研究表明,无论是阿里地区还是那曲地区,牧草都呈现出了退化趋势,导致草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除自然天气气候因素外,人类活动不可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青藏高原气候由暖干到暖湿时期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研究 [J].
牛涛 ;
刘洪利 ;
宋燕 ;
陈隆勋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6) :763-771
[2]   青藏高原近50年来气温的年代际变化 [J].
蔡英 ;
李栋梁 ;
汤懋苍 ;
白重瑗 .
高原气象, 2003, (05) :464-470
[3]   西藏的贫困、生态与发展探讨 [J].
闵庆文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1, (03) :62-67
[4]   引起长江源区植被退化和水土流失的主要地质作用浅析 [J].
卜建军 ;
何卫红 ;
朱应华 ;
牛志军 ;
曾波夫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1, (01) :70-74
[5]   青藏高原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互动关系探讨 [J].
成升魁 ;
沈镭 .
自然资源学报, 2000, (04) :297-304
[6]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J].
牛亚菲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2) :69-77
[7]   本世纪青藏高原气候的三次突变及与天文因素的相关 [J].
汤懋苍 ;
白重瑗 ;
冯松 ;
蔡英 .
高原气象 , 1998, (03) :29-36
[8]   青藏高原气温降水变化的空间特征 [J].
林振耀 ;
赵昕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354-358
[9]  
西藏自治区草地资源.[M].西藏自治区土地管理局;西藏自治区畜牧局 编著.科学出版社.1994,
[10]  
西藏那曲地区土地资源.[M].西藏自治区那曲地区农牧局编;.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