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与鄂尔多斯高原夏季降水的关联

被引:5
作者
荀学义 [1 ,2 ]
胡泽勇 [1 ]
崔桂凤 [3 ]
何慧根 [4 ]
孙俊 [1 ,5 ]
郝丽 [1 ]
谷良雷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 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
[3] 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4] 重庆市气象局气候中心
[5] 遂宁市气象局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鄂尔多斯高原; 夏季降水; 季风指数; 相关分析;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04.004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用1958~2002年逐月600hPa2.5°×2.5°ECMWF再分析资料和1961~2000年鄂尔多斯高原夏季降水资料,计算了高原季风指数,分析了高原季风指数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鄂尔多斯高原夏季降水的关联。结果表明:近40年来,高原季风总体呈冬季风减弱、夏季风增强的趋势;高原季风的变化与鄂尔多斯高原夏季降水的多少密切相关,高原夏季风增强的年份,同期鄂尔多斯高原降水偏少,高原夏季风偏弱的年份,同期鄂尔多斯高原降水偏多。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青藏高原季风变化及其与中国北方春季沙尘暴的关联 [J].
唐红玉 ;
马振峰 ;
史津梅 .
自然灾害学报, 2008, (03) :112-116
[2]   青藏高原地区季风特征及与我国气候异常的联系 [J].
白虎志 ;
马振锋 ;
董文杰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484-491
[3]   青藏高原季风年际变化与长江上游气候变化的联系 [J].
马振锋 ;
高文良 .
高原气象, 2003, (S1) :8-16
[4]   青藏高原东侧初夏旱涝的季风环流分析 [J].
马振锋 ;
高文良 ;
刘富明 ;
刘庆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3, (S1) :1-7
[5]   近40年青藏高原季风变化的主要特征 [J].
白虎志 ;
谢金南 ;
李栋梁 .
高原气象, 2001, (01) :22-27
[6]   青藏高原季风的形成、演化及振荡特性 [J].
汤懋苍 .
甘肃气象, 1998, (01) :3-16
[7]   青藏高原是我国气候变化启动区的新证据 [J].
冯松 ;
汤懋苍 ;
王冬梅 .
科学通报, 1998, (06) :633-636
[8]   高原季风的年代际振荡及其原因探讨 [J].
汤懋苍 .
气象科学, 1995, (04) :64-68
[9]   青藏高原月平均海平面气压图的分析方法和初步分析结果 [J].
汤懋苍 ;
安林 .
高原气象, 1985, (02) :139-148
[10]   祁连山区的气候变化 [J].
汤懋苍 ;
许曼春 .
高原气象, 1984, (04) :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