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地表辐射与能量特征分析

被引:34
作者
王胜
张强
卫国安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稀疏植被; 绿洲—戈壁过渡带; 地表辐射; 地表能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2 [地球辐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野外观测试验”2002年在敦煌加强期的资料,分析了敦煌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辐射和能量特征。研究表明:白天,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很高,和戈壁的地表温度接近;在多数晴天夜晚,绿洲—戈壁过渡带的地表温度和近地层大气温度要低于戈壁的值。总辐射、反射辐射和地表长波辐射的值都很接近荒漠戈壁的值,日积分通量分别为24.48,6.1,41.42MJ.m-2.d。绿洲—戈壁过渡带的感热、潜热和地表热通量的日积分值分别为6.58,1.60和0.38MJ.m-2.d。同时,在绿洲—戈壁过渡带有较强的水平湍流输送。
引用
收藏
页码:556 / 5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敦煌绿洲夏季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
    吕世华
    罗斯琼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2) : 147 - 154
  • [2] 金塔绿洲大气边界层特征的数值模拟研究
    安兴琴
    吕世华
    [J]. 高原气象, 2004, (02) : 200 - 207
  • [3] 非均匀下垫面边界层的观测和数值模拟研究 (I):冷岛效应和逆湿现象的完整物理图像[J]. 左洪超,吕世华,胡隐樵,马耀明.高原气象. 2004(02)
  • [4] 夏季河西地区绿洲—沙漠环境相互作用热力过程的初步分析
    吕世华
    陈玉春
    陈世强
    朱伯承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2) : 127 - 131
  • [5] 疏勒河绿洲系统气候变化的特征分析
    李栋梁
    吕世华
    邓振镛
    不详
    [J]. 高原气象 , 2004, (02) : 233 - 237
  • [6]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区水量平衡规律研究
    王兵
    崔向慧
    [J]. 生态学报, 2004, (02) : 235 - 240
  • [7] 阿克苏绿洲景观格局特征分析
    贡璐
    师庆东
    潘晓玲
    鞠强
    郑奕
    [J].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1) : 34 - 37
  • [8] 绿洲景观空间邻接特征与生态安全分析
    角媛梅
    肖笃宁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 31 - 35
  • [9] 敦煌地区荒漠戈壁地表热量和辐射平衡特征的研究
    张强
    曹晓彦
    [J]. 大气科学, 2003, (02) : 245 - 254
  • [10] 敦煌绿洲夏季典型晴天地表辐射和能量平衡及小气候特征
    张强
    周毅
    [J]. 植物生态学报, 2002, (06) : 717 - 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