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建设的思考

被引:16
作者
孟刚
梁万年
李少丽
王亚东
颜敏
曹立亚
机构
[1]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评价中心
[2] 首都医科大学
[3]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关键词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监测; 机构建设;
D O I
10.15971/j.cnki.cmdi.2005.01.007
中图分类号
F426.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在原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的模式方法,并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建设的基本概念、框架;结果: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机构建设的远景目标是建立一个具备检测新出现问题能力、测量危险因素变化和趋势能力、干预能力、评价干预措施和政策效果能力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系统;监测机构内部设置应包括政策研究部、综合干预部、规范实施部、监测评价部、宣传培训部等部门来共同协调工作;需要合理的人力资源和必要的经费支持;机构建设在硬件设施配置的基础上,更需要相应规章制度的软件建设;结论:目前需要在框架建设阶段充分论证监测模式,制定客观科学的监测机构建设策略,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在监测机构建设早期树立科学的监测理念,制定有效的、可行的具体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1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与风险管理浅议 [J].
王兰明 .
中国药房, 2003, (09) :5-8
[2]   医疗器械监督管理的新课题——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 [J].
孟刚 ;
李少丽 ;
陈易新 ;
颜敏 ;
张君则 ;
刘思敬 .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3, (02) :4-6
[3]  
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 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 曾光 主编,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