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细胞凝胶电泳法检测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

被引:21
作者
邢彩虹
李桂兰
李玉英
曲青山
常平
穆瑞东
王援相
尹松年
机构
[1]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
[2] 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
[3] 纽约大学医学中心环境医学研究所
[4]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
关键词
苯;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试验); DNA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 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DNA损伤 ,研究苯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用碱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将接苯工人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测定当时 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8hTWA)分组。观察指标包括DNA断裂分级 (将DNA断裂损伤细胞按其损伤程度分级 )及DNA彗星尾长 (彗头末端到彗尾的长度 )。结果 接苯工人DNA断裂程度及DNA彗星尾长 [lg(尾长 +1) ]两个参数 ,接苯组按累积浓度、历史平均浓度和 8hTWA浓度计算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并有明显的剂量 -反应关系。结论 彗星试验能够快速、敏感地检测苯引起的人类淋巴细胞DNA损伤 ,提示对于检测环境致癌物和致突变物可能是一有用工具。
引用
收藏
页码:6 / 8+7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单细胞凝胶电泳制胶方法的改进[J]. 张建平,田源,陈道达.癌变.畸变.突变. 1998(03)
[2]   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及其应用 [J].
张建平 .
国外医学遗传学分册., 1997, (05) :231-234
[3]   苯-DNA 加合物结构研究进展 [J].
王登忠 .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1997, (03) :60-63
[4]   单细胞电泳检测接触苯、甲苯和二甲苯工人外周血细胞DNA损伤 [J].
倪祖尧 ;
逢兵 ;
孟建峰 ;
杨成峰 ;
刘玉清 ;
董奇男 ;
李寿祺 ;
赖洪飘 ;
庄志雄 ;
张桥 .
卫生毒理学杂志, 1996, (04) :53-54
[5]   苯作业工人淋巴细胞DNA损伤的研究 [J].
袁野,邬堂春,陈胜,潘秋萍,贺涵贞,张国高,徐耘,岳亚妮,董美阶,徐勇,陈林 .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1996, (02) :8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