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科奇海和白令海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

被引:35
作者
杨清良
林更铭
林茂
林景宏
戴燕玉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厦门
[3] 厦门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分布; 楚科奇海; 白令海; 硅藻; 甲藻; 金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8.5 [水体环境分布];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根据 1 999年 7月至 8月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期间“雪龙”号考察船在楚科奇海 ( 66°0 .3′N75°1 8.6′N ,1 5 3°36.5′W 1 74°5 9.5′W )和白令海 ( 5 5°5 9.8′N66°0 .3′N ,1 73°2 1 .1′E1 75°5 3.9′W)采集的 5 1份网采样品和 2 4份水采样品 ,鉴定浮游植物 3个门类 38属 1 2 1种 (含变种和变型 ) ,都是真核藻类。其中楚科奇海有 33属 1 0 3种 ,白令海有 2 5属 71种 ,两海区共有种 49种。这些种类可分为 4个生态类群 :( 1 )北极类群 ;( 2 )北极、亚北极北方类群 ;( 3)北方温带类群 ;( 4 )世界性广温类群等。主要优势种有楚科奇海的格鲁菱形藻 (Nitzschiagrunowii)、诺登海链藻(Thalassiosiranordenskioldi)和聚生角毛藻 (Chaetocerossocialis)等和白令海的西氏细齿状藻(Denticulaseminae)、柔弱菱形藻 (Nitzschiadilicatissima)、成列菱形藻 (N .seriata)和长海毛藻(Thalassiothrixlongissima)等。楚克奇海浮游植物的平均丰度 ( 8.32× 1 0 7个 /m3)远高于白令海( 1 .5 8× 1 0 6个 /m3)。文中还讨论了调查区浮游植物的分布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5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水文特征和水团结构的初步分析 [J].
汤毓祥 ;
矫玉田 ;
邹娥梅 .
极地研究, 2001, (01) :57-68
[2]   南极长城湾夏季浮游植物变化特征附视频 [J].
俞建銮 ;
朱明远 ;
李瑞香 ;
夏滨 ;
黄凤鹏 .
极地研究, 1999, (01) :42-48
[3]   极地海洋生物学过程与全球气候变化 [J].
王自磐 .
东海海洋, 1997, (03) :30-37
[4]  
南北极研究的现状和未来[M]. 海洋出版社[美]玛丽·A·麦克惠妮,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