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57
作者
江源 [1 ,2 ,3 ]
彭秋志 [2 ,3 ]
廖剑宇 [2 ,3 ]
李敬瑶 [2 ,3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浮游藻类; 研究进展; 生境; 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 功能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文献研读,本文评述了国内外有关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归纳总结了相关研究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有关研究未来发展趋势的一些展望。研究结果表明:①浮游藻类特征与河流生境关系密切,现有的相关研究显示,中国河流中硅藻门、绿藻门和蓝藻门种属所占的百分比,浮游藻类的平均细胞密度等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河流的生境特征;②国内外迄今的理论研究和应用案例表明,在流速较缓的大河中下游河段,浮游藻类的特征可作为评估和指示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有效指标;③中国浮游藻类与河流生境关系问题的基础研究仍较薄弱、系统性不强,需要加强调查与分析,建立不同类型河流中浮游藻类的本底特征数据库,构建适合我国河流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和监测的浮游藻类指标;④以各类地表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与其生境关系为基础,开展浮游藻类功能群分类研究,探讨其在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估中的应用等,是国际浮游藻类生态学研究中的新趋势。我国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建议今后应重视整合湖泊与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研究结果,加强浮游藻类与生境关系的系统研究,创建我国浮游藻类功能群分类系统,尽快实现我国浮游藻类研究与国际接轨。
引用
收藏
页码:461 / 47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65 条
[1]  
硅藻在河流健康评价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李国忱,刘录三,汪星,李黎.应用生态学报. 2012(09)
[2]   东江惠州河流段人工基质附着硅藻群落的季节性动态 [J].
陈向 ;
刘静 ;
何琦 ;
林秋奇 ;
韩博平 ;
韦桂峰 .
湖泊科学, 2012, 24 (05) :723-731
[3]   七项河流附着硅藻指数在东江的适用性评估 [J].
邓培雁 ;
雷远达 ;
刘威 ;
王旭涛 .
生态学报, 2012, 32 (16) :5014-5024
[4]   澜沧江囊谦段夏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J].
陈燕琴 ;
申志新 ;
刘玉婷 ;
李柯懋 .
水生态学杂志, 2012, 33 (03) :60-67
[5]   赣江中下游浮游藻类群落结构与水质评价 [J].
计勇 ;
张洁 ;
樊后保 ;
宋希望 ;
曾一真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12, (05) :28-31
[6]   浙江金华江支流白沙溪水质硅藻生物监测方法 [J].
李钟群 ;
袁刚 ;
郝晓伟 ;
刘威 .
湖泊科学, 2012, 24 (03) :436-442
[7]   基于着生藻类的太子河流域水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殷旭旺 ;
渠晓东 ;
李庆南 ;
刘颖 ;
张远 ;
孟伟 .
生态学报, 2012, 32 (06) :1677-1691
[8]   赣江流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类群划分 [J].
刘足根 ;
张柱 ;
张萌 ;
方红亚 ;
弓晓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3) :375-384
[9]   基于浮游生物群落变化的生态学基准值计算方法初探 [J].
段梦 ;
朱琳 ;
冯剑丰 ;
董芳 ;
李芳芳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2) :125-132
[10]   东江干流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与水质的关系 [J].
江源 ;
王博 ;
杨浩春 ;
刘全儒 ;
周云龙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 (11) :170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