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江西省脆弱生态环境时空评价

被引:5
作者
刘木生 [1 ]
张其海 [2 ]
林联盛 [1 ]
蔡海生 [3 ]
樊哲文 [1 ]
易军 [3 ]
机构
[1] 江西省遥感信息系统中心
[2] 江西省山江湖开发治理委员会办公室
[3] 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 时空评价; GIS; 江西省;
D O I
10.13990/j.issn1001-3679.2008.05.024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进行脆弱生态环境研究,对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以江西省为例,在G IS支持下,通过构建脆弱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计算生态环境脆弱度,利用重心迁移模型计算脆弱度等级的重心迁移方向和距离。研究结果表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00年,该省生态环境总体上有了极大改善,2000年轻度脆弱等级面积122 649.29 km2,占全省总面积的73.5%,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增加919 26.80 km2,增加259.91%;轻度脆弱等级重心迁移结果表明,赣南部生态环境的改善好于赣北部。
引用
收藏
页码:803 / 807+811 +8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鄱阳湖区生态环境自然脆弱性综合评价 [J].
陈美球 ;
蔡海生 ;
黄靓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5, (04) :181-183
[2]   脆弱生态环境脆弱度评价研究进展 [J].
蔡海生 ;
陈美球 ;
赵小敏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270-275
[3]   主成分分析及MAPINFO在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中的应用 [J].
黄淑芳 .
福建地理, 2002, (01) :47-49
[4]   中国生态环境敏感性及其区域差异规律研究 [J].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0, (01) :10-13
[5]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 [J].
赵跃龙 ;
张玲娟 .
地理科学进展, 1998, (01) :67-72
[6]   我国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及综合整治 [J].
刘燕华 .
科学中国人, 1996, (09) :13-14
[7]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其成因分析 [J].
罗承平,薛纪瑜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1995, (01) :1-7
[8]   脆弱生态的概念及分类 [J].
B.Kochunov ;
李国栋 .
地理译报, 1993, (01) :36-43
[9]   中国的环境脆弱形势和危急区域 [J].
杨勤业 ;
张镱锂 ;
李国栋 .
地理研究, 1992, (04) :1-10
[10]   生态环境脆弱带ECOTONE的基础判定 [J].
牛文元 .
生态学报, 1989, (02) :97-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