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大豆的为害及损失研究

被引:6
作者
徐文华
周加春
李红阳
卞同洋
郭军
机构
[1]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江苏盐城
[3] 江苏盐城
关键词
同型巴蜗牛; 花荚期大豆; 为害; 损失; 防治指标;
D O I
10.19386/j.cnki.jxnyxb.2002.01.006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采用田间接虫的方法 ,研究了江苏沿海地区不同密度的同型巴蜗牛对花荚期秋大豆的为害及产量损失。结果表明 ,大豆叶片和幼荚是同型巴蜗牛为害的主要器官 ,形成大量的破叶是花荚期大豆受害的典型症状。大豆产量损失率与花荚期幼荚受害数、蜗牛密度、瘪粒率及百粒重间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根据大豆产量损失率及防治费用等制订了花荚期秋大豆同型巴蜗牛的防治指标 :每百株 2 0头成贝 ,或者每株新被害幼荚0 .1 5个。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克蜗净防治蜗牛效果与应用技术 [J].
朱白平 ;
徐邦君 ;
吴万昌 ;
王卫玉 ;
盛忠辉 ;
施永军 .
植物保护, 2001, (03) :44-46
[2]   4种药剂防治大豆田蜗牛试验 [J].
赵晓武 ;
朱白平 ;
陈昌 ;
吴万昌 .
植物保护, 1998, (05) :44-45
[3]   50%蜗克星可湿性粉剂防治蜗牛药效试验 [J].
王坚强 ;
刘玉胜 ;
李林华 .
安徽农业科学, 1998, (02) :63-63
[4]   蜗牛对大豆危害分析及经济阈值的初步研究 [J].
赵晓武,黄佩璋,吴万昌,张宝珠,朱白平,盛忠辉,陈昌,吴云凤 .
大豆科学, 1996, (03) :258-262
[5]   农田蜗牛防治技术 [J].
朱月英 ;
周加春 ;
徐文华 .
农业科技通讯, 1996, (01) :29-29
[6]   除蜗特母粉防治农田蜗牛应用技术研究 [J].
柏立新 ;
刘立春 ;
陈建军 ;
金中时 ;
茅永芹 ;
朱铖培 ;
邵晓泉 ;
王学平 ;
沙明治 .
江苏农业科学, 1993, (06) :33-35
[7]   同型巴蜗牛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技术 [J].
张国振 ;
施长昆 ;
秦利人 ;
翟友成 ;
周勇 .
植物保护, 1986, (05) :18-20
[8]  
农业昆虫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南京农业大学等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