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上地幔速度结构

被引:18
作者
赵珠
机构
[1] 四川省地震局
关键词
走时曲线; 慢度; 低速层; 速度模型; 上地幔; 速度结构; 初至波; 纵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选用了北京台网记录的来自不同方位并通过华北地区的140个地震,使用平滑法和dT/d△法,得到P波慢度曲线;采取走时和慢度结合使用的方法,得到走时曲线;从Gerver-Markushevich公式出发,导出一个易于计算的简捷形式,并由此反演初始速度模型;通过模型理论走时曲线的计算,选出与实测数据符合得较好的模型。平均模型中,低速层出现的深度较浅,约60公里;在360—420公里和660—680公里深处,存在两个速度急剧增加的梯度层;500公里处可能还有一个较小的梯度层。华北的东南和西南方向上,相当于660公里梯度层的深度的差异还较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5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利用地震面波研究中国地壳结构 [J].
冯锐 ;
朱介寿 ;
丁韫玉 ;
陈国英 ;
何正勤 ;
杨树彬 ;
周海南 ;
孙克忠 .
地震学报, 1981, (04) :335-350
[2]   北京—萨哈林剖面的地幔纵向速度结构 [J].
宋仲和 ;
朱介寿 ;
安昌强 ;
张丽娟 .
地球物理学报, 1981, (03) :310-318
[3]   莫霍界面的重力补偿和地壳结构的基本模式 [J].
曾融生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