濉溪县夏玉米生产与气象因子关系分析

被引:24
作者
苏玉杰 [1 ]
周景春 [1 ]
张存岭 [2 ]
陈若礼 [3 ]
机构
[1] 淮北市气象局
[2] 濉溪县科协
[3] 濉溪县农技中心
关键词
夏玉米; 气象产量; 气象因子; 技术对策;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7.s1.073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濉溪1980~2006年夏玉米单产和同期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分析6月中旬至9月下旬光、热、水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其对夏玉米生产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濉溪夏玉米的气象波动指数为0.105 3,占夏玉米产量波动的37.9%;7月中下旬的平均气温、8月下旬的降水、8月中下旬的日照时数是影响夏玉米产量波动的关键气象因子;温光水变化趋势与玉米需求吻合。生产上要采取选用中熟和中晚熟品种、适期早播、及时灌溉排水、推迟收获等技术措施,以充分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实现夏玉米高产稳产。
引用
收藏
页码:165 / 1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