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 条
板栗主要栽培品种的遗传分析
被引:4
作者:
高捍东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苏南京
来源:
关键词:
板栗;
RAPD分子标记;
品种指纹;
品种鉴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4.2 [栗];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应用RAPD分子标记手段 ,研究了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对 46个板栗品种样品的DNA ,用 16个引物进行扩增反应 ,产生 69个多态位点。结果表明 ,各个位点上遗传多样性程度存在较大差别 ,有效等位基因数目 (Ne)最大值为 1 9990 ,最小值为 1 0 44 4;基因多样度 (H)的最大值为 0 4998,最小值为 0 0 42 5 ;Shannon信息指数的最大值为 0 692 9,最小值为 0 10 47。所检测位点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目为 1 5 2 6 0 ,平均基因多样度为 0 3618,平均信息指数为 0 4832。有效等位基因数目、平均基因多样度和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的标准误都较小 ,分别为 0 30 96,0 1418,0 1748,估计精度较高。这 3个遗传多样性度量表明板栗品种间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度。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大值为 0 80 0 1,相应的遗传共享度为 0 44 93;品种间遗传距离最小值为 0 0 910 ,对应的遗传共享度为 0 9130。遗传距离是评价品种间近缘关系的重要指标。对板栗品种间的遗传分析 ,是板栗良种选育和研究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理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 / 3+31
+31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