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过程中生态功能红线划定的生态服务效益快速评价——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

被引:6
作者
杨渺 [1 ,2 ]
方自力 [1 ]
谢强 [1 ]
王蒙 [1 ]
王萍 [3 ]
机构
[1] 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3] 四川省遥感信息测绘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红线; 生态服务; 效益;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中国正经历的大规模城镇化带来耕地流失和城市土地扩张,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国家出于维护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提出对需特殊保护的区域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其中生态功能红线的划定,必然会直接制约土地利用变化过程,并有可能改变整个区域的土地利用/覆盖的变化趋势。通过对LUCC的约束,生态功能红线对环境综合效应的影响,是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保护决策部门迫切需要掌握的信息。基于2013年基准年以及2020预测年两期土地利用分类数据,结合成都市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成果,对温江区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前后的生态服务价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温江区在未来5a仍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耕地、园地将继续被建设用地占用。另外,农村将进一步向城市集中,旧城改造仍将持续。通过生态功能红线划定,增加了2020年预测年的林地面积,抑制了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在红线区域的扩张。在整个温江区范围内,2013年全区生态服务价值14 212.10万元/a,2020年无红线情境(UN-R2020)为12 946.20万元,预计下降1 265.90万元/a,下降幅度占2013年温江区生态服务价值的8.91%;2020年有红线情境(R2020)温江区全区生态服务价值14 730.28万元/a,与2013年相比有所增长,扭转了UN-R2020情境下温江区生态服务价值相比2013年下降的趋势。在温江区红线范围内,R2020情景生态服务价值比UN-R2020情境增加了1 784.08万元/a,增加值占2013年生态服务价值的17.64%;2020年,红线范围内与整个温江区的生态服务价值比例,在UN-R2020情境和R2020情境下分别是78.14%、80.79%。通过红线划定,2020年生态红线区生态服务价值增加了13.78%;一级区保护效益由138.84%提高到了145.74%,增加了6.9%;二级区增加了16.01%,三级区则增加了1.83%;整个红线区域共增加了4.39%。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3 条
[11]   天津市土地利用生态风险评价 [J].
肖琳 ;
田光进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2) :469-476
[12]   新疆耕地变化对区域碳平衡的影响 [J].
王渊刚 ;
罗格平 ;
赵树斌 ;
韩其飞 ;
李超凡 ;
范彬彬 ;
陈耀亮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110-120
[13]   基于CLUE-S与生态敏感性分析的土地利用生态效应动态模拟分析 [J].
赵天 ;
陈文波 ;
李芳颢 ;
罗璇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13, 35 (06) :1296-1302
[14]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量影响研究进展 [J].
王振海 ;
李传哲 ;
于福亮 ;
徐征和 ;
赵娜娜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4, 12 (01) :88-93
[15]  
秦岭地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水热环境响应.[D].崔晓临.西北大学.2013, 11
[16]   基于生态足迹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容量与潜在转换关系 [J].
王兴华 ;
门明新 ;
王树涛 ;
陈亚恒 ;
霍习良 ;
周亚鹏 ;
许皞 .
生态学报, 2010, 30 (14) :3772-3783
[17]   长株潭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J].
申海建 ;
铁柏清 .
江西农业学报, 2009, 21 (10) :199-201
[18]   一个基于专家知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化方法 [J].
谢高地 ;
甄霖 ;
鲁春霞 ;
肖玉 ;
陈操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5) :911-919
[19]   基于3S的榆林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生态效应定量研究 [J].
郝慧梅 ;
任志远 ;
薛亮 ;
姜雁飞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3) :96-106+130
[20]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J].
李丽娟 ;
姜德娟 ;
李九一 ;
粱丽乔 ;
张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2) :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