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三水盆地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兼论火山岩性质的时空演化和南海形成的深部过程

被引:29
作者
肖龙 [1 ]
周海民 [2 ]
董月霞 [3 ]
曾广策 [4 ]
王方正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分公司
[3]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4]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火山岩; 地球化学; 地幔柱; 三水盆地; 珠江口盆地; 南海;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06.01.009
中图分类号
P588.14 [喷出岩(火山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位于中国东南部的三水盆地、珠江口盆地、雷琼半岛和北部湾地区广泛分布新生代火山岩。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具有从内陆向沿海变新的特点,早第三纪三水和珠江口盆地火山岩具有由玄武岩与粗面岩-流纹岩构成的双峰式特点。其中玄武岩和粗面岩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的配分形式相似,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并且有相似的εNd(T)同位素组成(2.34~6.4),说明它们来自相同的地幔源区,为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玄武岩和粗面岩经历了不同的结晶分异过程,其中玄武岩在较深部岩浆房中经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而粗面岩则是在浅部岩浆房中由玄武岩浆分异形成的过渡性岩浆再经过强烈的钾长石和斜长石、以及磷灰石的结晶分异形成的。晚第三纪珠江口盆地和北部湾火山岩、雷琼半岛第四纪火山岩则由碱性和拉斑玄武岩构成。这些火山岩的形成时间和地球化学和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经历了连续的软流圈地幔上涌和部分熔融过程,受控于自晚中生代以来的地幔柱构造。南海的形成是地幔柱活动引起的地幔上涌和大陆裂解作用的结果。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广东三水盆地双峰式火山岩:空间展布、岩石学特征及其盆地动力学意义 [J].
董月霞 ;
肖龙 ;
周海民 ;
曾广策 ;
王方正 ;
王旭东 ;
向华 ;
赵太平 ;
柳小明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1) :82-92
[2]   地幔活动在南海扩张中的作用数值模拟与讨论 [J].
崔学军 ;
夏斌 ;
张宴华 ;
刘宝明 ;
王冉 ;
闫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34-338
[3]   南海扩张的动力学因素及其数值模拟讨论 [J].
夏斌 ;
崔学军 ;
张宴华 ;
刘宝明 ;
王冉 ;
闫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3) :328-333
[4]   南海北部及其沿岸中、新生代壳幔相互作用与构造演化——纪念“陆缘扩张带”概念的倡导者陈国达教授 [J].
邹和平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5, (01) :78-86
[5]   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 [J].
夏斌 ;
崔学军 ;
谢建华 ;
王冉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4, (03) :221-227
[6]   地幔柱构造对松辽盆地及渤海湾盆地形成的制约 [J].
肖龙 ;
王方正 ;
王华 ;
F.Pirajno .
地球科学, 2004, (03) :283-292
[7]   北部湾玄武岩地幔源区性质的地球化学示踪及其构造环境 [J].
贾大成 ;
丘学林 ;
胡瑞忠 ;
卢焱 .
热带海洋学报, 2003, (02) :30-39
[8]   新生代华夏岩石圈减薄与东亚边缘海盆构造演化的年代学与地球化学制约研究 [J].
朱炳泉 ;
王慧芬 ;
陈毓蔚 ;
常向阳 ;
胡耀国 ;
谢静 .
地球化学, 2002, (03) :213-221
[9]   西太平洋边缘海盆地的扩张过程和动力学背景 [J].
任建业 ;
李思田 .
地学前缘, 2000, (03) :203-213
[10]   琼北新生代火山作用与构造环境 [J].
付建明 .
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7, (01)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