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的重要历史意义

被引:20
作者
周勋初
机构
[1] 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文学史; 清末文派; 胡小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I209 [文学史、文学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摘要
中国文学史首由国外学者编写,但我国古代一直有人对此进行研 究,魏晋六朝建树尤多。清代扬州学派中人焦循综合前人成果,提出了文学 “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的新说。清末废科举、兴新学,注重分科教育,中国文 学史的编写乃应运而起。当时各大文派纷纷在学堂中占领地盘,注重魏晋六朝 文学的《文选》派中人物逐渐排除了桐城派的势力,而继承朴学传统的大文学 史仍受人重视。胡小石先生首先介绍“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说,并培养出了许 多学生,为建立符合中国文学实际的文学史作出了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32+139 +13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大文学史[M]. 中州古籍出版社 , 谢无量编, 1992
[2]  
陈中凡年谱[M]. 书目文献出版社 , 姚柯夫编著, 1989
[3]  
中国文学史·自序. 胡云翼. 北新书局出版 . 1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