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研究塔里木盆地中部地区的热历史

被引:17
作者
李慧莉
邱楠生
金之钧
机构
[1] 石油大学油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热历史; 塔中地区;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4 [地热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反演计算了塔里木中部地区3口井志留纪以来的热历史。研究认为,塔中地区志留纪以来的大地热流变化不大,为56~62mW/m2。志留纪、泥盆纪大地热流较低,约为58mW/m2;石炭纪大地热流略有增高,二叠纪时大地热流可能达到62mW/m2;中生代期间,大地热流逐渐降低,中生代末约为57mW/m2;新生代期间,大地热流略有增高,现今大地热流约为60mW/m2。塔中地区的热历史与其构造演化史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塔里木盆地中部志留-泥盆系沉积构造背景
    宋文杰
    李曰俊
    王国林
    胡剑风
    闵磊
    谢烈文
    [J]. 地质科学, 2003, (04) : 519 - 528
  • [2] 中国陆上最深钻井——塔参1井的地层剖面及讨论
    周新源
    李曰俊
    郭宏
    胡剑风
    杨文静
    谭泽金
    [J]. 地质科学, 2002, (S1) : 14 - 21
  • [3] 塔里木盆地热演化分析中热史波动模型的初探
    邱楠生
    金之钧
    李京昌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2, (03) : 398 - 406
  • [4] 塔里木盆地热演化
    李成
    王良书
    郭随平
    施小斌
    [J]. 石油学报, 2000, (03) : 13 - 17+107
  • [5] 塔里木盆地塔中凸起的构造演化及其与油气藏的关系
    王子煜
    陆克政
    漆家福
    金之钧
    吕修祥
    [J].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 17 - 20+4
  • [6]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油气聚集与分布
    吕修祥
    胡轩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4) : 30 - 35+50
  • [7] 塔里木盆地大地热流密度分布特征
    王良书,李成,施央申
    [J]. 地球物理学报, 1995, (06) : 855 - 856
  • [8] 塔里木盆地的大地热流
    王钧,汪缉安,沈继英,邱楠生
    [J]. 地球科学, 1995, (04) : 399 - 404
  • [9] 油气盆地数值模拟方法[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石广仁著, 2004
  • [10] 中国塔里木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贾承造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