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R模型的干旱绿洲灌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

被引:7
作者
乔蕻强
陈英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耕地; 集约利用; 干旱绿洲灌区; PSR模型; 武威市;
D O I
10.16302/j.cnki.1000-7601.2015.01.039
中图分类号
F323.211 [];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以干旱绿洲灌区这一特殊沙漠边缘地带武威市为例,构建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极差标准化法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来评价耕地集约利用。结果表明:近年武威市耕地综合指数上升明显,从2010年的0.0805上升到2012年的0.1516,并与协调度指数保持一致;不同的区县表现出不同的耕地集约利用水平差异,2012年凉州区耕地集约利用度最高,达到0.5185,天祝县耕地利用度呈粗放状态,前者是后者的3.81倍。利用PSR模型评价结果与研究区的耕地实际利用情况相符,武威市干旱绿洲灌区耕地集约利用水平低,提升潜力很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38 / 24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基于PSR模型的城乡交错带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南京市栖霞区为例 [J].
谢天 ;
濮励杰 ;
张晶 ;
朱明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3, (03) :279-284
[2]   基于熵权法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研究——以辽宁省葫芦岛市为例 [J].
赵磊 ;
刘洪彬 ;
于国锋 ;
李铁柱 ;
孙伟 ;
王闯 .
资源与产业, 2012, 14 (04) :63-69
[3]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驱动力研究——以关中地区为例 [J].
窦妍 ;
南灵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1, 32 (05) :615-618
[4]   基于PSR模型的广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 [J].
朱一中 ;
曹裕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375-1380
[5]   基于PSR模型的耕地集约利用空间差异分析——以四川省为例 [J].
郑华伟 ;
刘友兆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11, 27 (03) :257-262
[6]   基于PSR框架的耕地集约利用及其驱动力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J].
易军 ;
梅昀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19 (08) :895-900
[7]   改进熵值法问题的初探 [J].
苏洁 ;
沈文成 .
现代商业, 2007, (26) :188+187-188
[8]   现阶段我国耕地利用集约度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朱会义 ;
李秀彬 ;
辛良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6) :907-915
[9]   河北省农用地利用集约度时空变异分析 [J].
崔丽 ;
许月卿 .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02) :116-125
[10]   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安全评价——以吉林省通榆县为例 [J].
汤洁 ;
李海毅 ;
斯蔼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2) :175-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