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鱼人工诱导雌核发育后代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被引:44
作者
王晓清 [1 ]
王志勇 [2 ]
柳小春 [1 ]
谢芳靖 [2 ]
刘家富 [3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2] 福建省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3] 福建省宁德市海洋渔业局
关键词
大黄鱼; 人工雌核发育; 诱导; 微卫星分析;
D O I
10.16288/j.yczz.2006.07.012
中图分类号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908 ;
摘要
通过冷休克法和静水压法诱导2组大黄鱼雌核发育,并采用6对微卫星标记引物(LYC0002、LYC0003、LYC0013、LYC0012、LYC0004、LYC0006)对雌核发育家系G1、G2中各24尾鱼苗、双亲及对照组20尾鱼苗进行PCR扩增,进行微卫星标记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冷休克诱导效果明显好于静水压法,获得了35.3%的孵化率和45日龄9.9%的成活率;有4对引物可扩增出清晰的亲本差异条带,其中引物LYC0012、LYC0006扩增结果显示G1子代中均未出现雄鱼基因,全部为雌核发育产物,LYC0013和LYC0004扩增结果显示G2子代中有3尾出现了雄鱼基因,属正常受精个体,两家系后代的基因纯合率分别达87.5%和76.2%,平均为81.9%,而其对照组家系为0,雌核发育使基因的纯合率提高了81.9%。研究表明雌核发育是促进基因纯合的一个有效途径,微卫星标记技术是是鱼类雌核发育鉴定和遗传分析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831 / 8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人工雌核发育鲢的遗传多样性及异源遗传物质整入的RAPD分析 [J].
邹桂伟 ;
潘光碧 ;
汪登强 ;
邓怀 ;
罗相忠 .
水生生物学报, 2004, (02) :180-185
[2]   红白锦鲤人工雌核发育纯系的微卫星标记分析 [J].
刘静霞 ;
周莉 ;
魏丽华 ;
桂建芳 .
水生生物学报, 2003, (06) :557-562
[3]   微卫星序列及其应用 [J].
罗文永 ;
胡骏 ;
李晓方 .
遗传, 2003, (05) :615-619
[4]   异源精子诱导稀有鮈鲫的人工雌核发育 [J].
贾方钧 ;
王剑伟 ;
吴清江 .
水生生物学报, 2002, (03) :246-252
[5]   热休克诱导虹鳟二倍体雌核发育 [J].
李胜忠 ;
陈琳 ;
杜劲松 .
动物学杂志, 1997, (05) :8-10
[6]   中国对虾人工诱导雌核发育的研究Ⅰ──四步诱导法 [J].
蔡难儿 ;
林峰 ;
柯亚夫 ;
陈本楠 .
海洋科学, 1995, (03) :35-41
[7]   人工雌核发育及其在遗传学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J].
楼允东 .
水产学报, 1986, (01) :111-123
[8]   Gynogenesis assessment using microsatellite genetic markers in turbot (Scophthalmus maximus) [J].
Castro, J ;
Bouza, C ;
Sánchez, L ;
Cal, RM ;
Piferrer, F ;
Martínez, P .
MARINE BIOTECHNOLOGY, 2003, 5 (06) :584-592
[9]  
Inheritance and usefulness of AFLP markers in channel catfish (Ictalurus punctatus), blue catfish (I. furcatus), and their F1, F2, and backcross hybrids[J] . Z. Liu,A. Nichols,P. Li,R. A. Dunham.MGG - Molecular & General Genetics . 199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