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危险度区划研究

被引:12
作者
阳岳龙 [1 ]
龙万学 [2 ]
杨禹华 [1 ]
林剑 [1 ]
机构
[1] 湖南科技大学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
[2] 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质灾害; 危险度区划; 黄金分割法; 因子叠加法; 离散多态系统; 可靠度分析; 贵州;
D O I
10.16265/j.cnki.issn1003-3033.2008.05.001
中图分类号
P694 [灾害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结合贵州省地理环境和地质灾害特征,选择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岩组、断裂构造作用、河流切割程度、年均降雨量及历史地质灾害分布密度等6个一级区划指标和24个二级区划指标,采用黄金分割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应用综合分析的因子叠加法,按4级危险度分区标准,对贵州省主要地质灾害危险度进行区划。区划结果包括:极高危险区约3.22×104km2;高危险区约0.85×104km2;中危险区约2.99×104km2;低危险区约10.56×104km2。采用离散多态系统可靠度的矩阵分析法,认为贵州主要地质灾害发生的危险性主要处在中危险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湖南主要地质灾害与地形地貌之关系 [J].
阳岳龙 ;
周群 ;
林剑 .
灾害学, 2007, (03) :36-40
[2]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 [J].
吕远强 ;
林杜军 ;
罗伟强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 (01) :95-98+114
[3]   我国地质灾害区划及其研究现状 [J].
王哲 ;
易发成 .
中国矿业, 2006, (10) :47-50
[4]   贵州六盘水市何家寨隧道地质灾害整治探讨 [J].
卿三惠 ;
黄润秋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6, (02) :134-139
[5]   泥石流危险度的模糊综合评判 [J].
陈伟 ;
任光明 ;
左三胜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6, (02) :138-139+171
[6]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区划及GIS应用研究 [J].
王轶 ;
王慧玲 .
勘察科学技术, 2004, (06) :38-40
[7]   求离散多态系统可靠性的矩阵分析法 [J].
唐良忠 ;
程礼 .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92-94
[8]   贵州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和诱因及其预防建议 [J].
郭振春 .
贵州地质, 2003, (02) :103-105+102
[9]   滑坡稳定性评价的非线性方法 [J].
刘新喜 ;
晏鄂川 ;
王鹏飞 ;
廖威 .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3, (01) :37-39
[10]   重庆市滑坡、崩塌的发育规律及区域危险性程度区划附视频 [J].
陆关祥 ;
李林 .
地质科学, 2001, (03) :335-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