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中痕量可溶性铝的直接荧光法测定

被引:7
作者
兰士侯
林建云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荧光法; 相对偏差; 痕量铝; 工作曲线法; 海水; 标准曲线法; 荧光强度; 铝标准溶液; 缓冲溶液; 标准加入法; 荧光光谱; 河口化学; 硫酸奎宁; 络合物; 配位化合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长期以来铝虽被认为是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为非必需且无毒害的元素,但最近Hunter等人(1980)研究发现,可溶性铝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鱼类有毒害作用。0.07mg/l的铝对棘鱼就开始有毒害。由于铝、硅、铁、锰等元素所组成的悬浮颗粒物是各种元素搬运转移的主要载带物。因此,地球化学家往往通过铝的地球化学行为来研究其他元素和物质的转移变化规律,并通过铝来计算其他元素的入海通量。由于从河水带入河口区的铝、铁、硅、锰等元素在河水和海水的混合过程中,很快地形成氢氧化物胶粒,当遇到高盐份的海水时,将凝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1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