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飞雁滩海岸的侵蚀与机理(英文)

被引:13
作者
陈沈良
张国安
陈小英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海岸侵蚀; 波浪; 潮流; 飞雁滩; 黄河三角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7.1 [海岸地貌];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飞雁滩海域是1964—1976 年黄河刁口河流路入海区域。根据地形和断面水深监测资料,阐述了该岸段流路废弃后的岸滩侵蚀特征和地貌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刁口河流路废弃后飞雁滩海岸向海凸出的地形特征,是造成该岸段强烈侵蚀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结合波、流动力的对应分析认为,波浪以掀沙为主,潮流以输沙为主,波浪和潮流的联合作用是飞雁滩海岸侵蚀的主要动力机制,其中潮流主要通过余流携沙外输,造成近岸泥沙亏损。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2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f the morphological evolution in the lower Ebro river[J] . J. Guillén,A. Palanques.Environmental Geology . 1997 (3-4)
[2]   THE EROSIONAL PROCESS OF THE SOFT SHORE OF CHINA IN THE RECENT DECADES [J].
王文海,吴桑云,夏东兴 .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1994, (02) :10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