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与我国技术进步的机理分析

被引:2
作者
张莹
机构
[1]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ODI; 技术进步; 反向技术溢出;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1.06.009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832.6 [汇兑、对外金融关系];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1201 ; 020204 ;
摘要
ODI对母国的技术进步效应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一个新论题,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各种效应中最值得关注的效应之一。本文在国内外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研究了ODI与母国技术进步之间的影响机制,将其归纳为海外研发反馈机制、跨国并购适用技术企业机制、收益反馈机制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公共效应。充分利用ODI实现我国的技术进步,关键是要提高我国自身的技术吸收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ODI与中国自主创新: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 [J].
汪斌 ;
李伟庆 ;
周明海 .
科学学研究, 2010, 28 (06) :926-933
[2]   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自主创新的反馈机制研究:以万向集团OFDI为例 [J].
陈菲琼 ;
虞旭丹 .
财贸经济, 2009, (03) :101-106+137
[3]   外向FDI与中国技术进步:机理分析与尝试性实证 [J].
赵伟 ;
古广东 ;
何元庆 .
管理世界, 2006, (07) :53-60
[4]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分析与趋向预期 [J].
赵伟 ;
古广东 .
国际贸易问题, 2005, (01) :108-111
[5]   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及其对母国经济的影响 [J].
茹玉骢 .
经济评论, 2004, (02) :109-112+123
[6]   技术优势与对外直接投资:一个关于技术扩散的分析框架 [J].
马亚明 ;
张岩贵 .
南开经济研究, 2003, (04) :10-14+19
[7]   跨国并购的技术寻求动因解析 [J].
李蕊 .
世界经济, 2003, (02) :19-24+79
[8]   我国对外投资的战略意义与政策建议 [J].
江小娟 .
中国外汇管理, 2000, (11) :5-6
[9]   技术累积、竞争策略与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 [J].
冼国明 ;
杨锐 .
经济研究, 1998, (11) :57-64
[10]  
In search of FDI-transmitted R&D spillovers: A study based on Swedish data[J] . Henrik Braconier,Karolina Ekholm,Karen Helene Midelfart Knarvik.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