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的哈贝马斯如何把马克思转变为1951的帕森斯

被引:1
作者
J.霍尔姆伍德
高静宇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关键词
社会学理论; 制度整合; 社会整合; 冲突; 共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09 [社会学史、社会思想史];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60305 ;
摘要
哈贝马斯理论的社会学本质是通过韦伯把马克思与帕森斯持续不断地融合起来,试图通过"劳动"和"相互作用",以及后来的"制度"与"生活世界"两个维度来发展出目的理性的制度含义,以及主体间性的含义,并逐渐接受了制度和生活世界这两种范式各自根据两种功能必要条件来发挥作用,以及一般理论架构是社会研究的必要条件,而且能够建立在社会秩序的一般化问题之上,从而在理论范畴上实现了与帕森斯的融合,尽管这种融合以马克思的话语开始,却以帕森斯的话语结束。在此过程中,帕森斯的概念继续存在于哈贝马斯的著作中,但哈贝马斯并没有克服其缺陷,而是复制了它们。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Epilogue: To Be a Phoenix-Reflections on Two Noisy Ages of Prose[J] . E. Digby Baltzell.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972 (1)
[2]  
American Society:ATheoryofthe Societal Community. Parsons,Talcott. Paradigm Pub-lisher . 2007
[3]  
Neofunctionalism. Alexander,Jeffery C. Sage . 1985
[4]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Modern Society. Parsons Talcott. Free Press . 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