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隧道二次衬砌厚度的优化

被引:40
作者
陈建勋 [1 ]
李建安 [2 ]
机构
[1]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2] 陕西省交通厅公路隧道建设管理中心
关键词
隧道工程; 公路隧道; 二次衬砌; 厚度优化; 数值计算; 监控量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U451.4 [];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应用工程类比法对榆树沟隧道二次衬砌厚度进行了优化设计,选取了Ⅱ类围岩浅埋、Ⅲ类围岩及Ⅳ类围岩三种不同的复合式衬砌结构类型,对隧道开挖后围岩和初期支护的力学状态采用FLAC软件进行了模拟计算,对二次衬砌的力学状态采用ANSYS软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种衬砌结构类型的二次衬砌内力都较小,最大轴力为165 kN,最大弯矩为-15.97 kN.m,且都发生在Ⅱ类浅埋断面,二次衬砌的安全系数较大;衬砌周边位移最大的是Ⅱ类围岩浅埋,其洞周位移最大值(18 mm)发生在拱脚处,边墙围岩收敛较小,且围岩越好,周边位移越小;现场监控量测的净空收敛数值均远小于允许收敛值,二次衬砌接触压力的量测值均远小于规范计算值。可见,二次衬砌工作状态良好,安全储备较大,减薄二次衬砌厚度的隧道结构是安全的。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单拱大跨隧道信息化施工监控量测技术研究 [J].
肖林萍 ;
赵玉光 ;
李永树 .
中国公路学报, 2005, (04) :62-66
[2]   城市地铁小间距隧道施工性态的力学模拟与分析 [J].
吴波 ;
高波 ;
索晓明 ;
史玉新 .
中国公路学报, 2005, (03) :84-89
[3]   双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三维数值模拟 [J].
胡庆安 ;
夏永旭 ;
王文正 .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48-50+76
[4]   桥上无缝线路附加力计算模型 [J].
徐庆元 ;
周小林 ;
杨晓宇 .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4, (01) :25-28
[5]   黄土公路隧道衬砌受力特性测试研究 [J].
赵占厂 ;
谢永利 ;
杨晓华 ;
李又云 .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1) :70-73
[6]  
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M].关宝树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7]  
地下工程支护结构.[M].徐干成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8]  
大瑶山隧道.[M].王梦恕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9]  
隧道工程监测和信息化设计原理.[M].王建宇编著;.中国铁道出版社.1990,
[10]  
公路隧道支护衬砌参数优化的研究..秦皇岛市公路工程建设管理处;河北省公路管理局;长安大学;.长安大学.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