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遥感、GIS对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监测评价研究——以长江下游平原为例

被引:6
作者
李晶晶 [1 ]
覃志豪 [1 ]
高懋芳 [2 ]
林绿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国际地球系统科学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关键词
长江下游平原; 稻田生态系统; 监测与评价; 遥感; GIS; MODIS;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08.02.048
中图分类号
X835 [生物监测、生态监测];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稻田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由作物、动物、微生物和环境因素共同构成的农业生产体系,具有时空动态性,受人工调控性和环境影响很大。由于稻谷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因此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直接关系着稻谷产出水平和国家粮食安全。开展我国稻田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的动态监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利用遥感、GIS技术快速获取和分析区域尺度范围内的地表时空信息数据的优势,建立一套能够客观全面地监测评价稻田生态系统运行状态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该方法主要是根据稻田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分别建立作物长势指数(CGI)、稻田环境指数(EI)、病虫害指数(PIDI)三个指数表征这些要素。最后,确定各个指数的权重,建立生态系统健康程度综合指数(EHDCI),客观、全面地反映稻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这里,作物长势指数指示作物长势,通过EVI归一化计算得到。稻田环境指数分为温度指数(TI)和降水指数(PI)分别指代水、热条件对生态系统的胁迫。病虫害指数主要通过官方农业网站发布的病虫害信息确定得到。本文以长江下游平原稻田为例,对孕穗期、抽穗期、黄熟期等水稻生长关键期的稻田生态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测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长江下游平原稻田生态系统总体运行状态较好,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表现正常,其中安徽最好,健康程度高于正常水平,江苏部分地区在黄熟期健康程度较差。结合2006年各地区的稻谷产出水平,这一监测评价方法能客观地反映长江下游平原稻田生态系统总体运行趋势,可为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政策措施,以确保稻田生产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777 / 7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与应用——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 [J].
刘排九 ;
胡宝清 ;
甘永萍 .
农业网络信息, 2006, (08) :124-126
[2]   农业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健康及其管理措施 [J].
董玉红 ;
欧阳竹 ;
刘世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6, (03) :16-20
[3]   MODIS增强型植被指数EVI与NDVI初步比较 [J].
王正兴 ;
刘闯 ;
陈文波 ;
林昕 .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06, (05) :407-410+427
[4]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武川县为例 [J].
李春阳 ;
秦红灵 ;
高旺盛 .
中国农学通报, 2006, (03) :347-350
[5]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J].
谢花林 ;
李波 ;
王传胜 ;
杨波 ;
张新时 .
生态学报, 2005, (11) :236-244
[6]   区域农业生态系统健康定量评价 [J].
武兰芳 ;
欧阳竹 ;
唐登银 .
生态学报, 2004, (12) :2740-2748
[7]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基本内涵及其评价指标 [J].
章家恩 ;
骆世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473-1476
[8]   农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 [J].
彭涛 ;
高旺盛 ;
隋鹏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21-25
[9]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从AVHRR-NDVI到MODIS-EVI [J].
王正兴 ;
刘闯 ;
HUETE Alfredo .
生态学报, 2003, (05) :979-987
[10]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J].
李琪 ;
陈立杰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02) :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