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FLP的燕麦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25
作者
刘欢 [1 ]
慕平 [2 ]
赵桂琴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燕麦; 遗传多样性; AFLP; 聚类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6 [燕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来自中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欧洲等国家的34个有代表性的饲用燕麦品种及8个裸燕麦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30对EcoRI/MseI引物组合中筛选出5对多态性和清晰度较高的引物组合,共获得268条带,其中多态带185条,平均多态性检出率为69.0%,E-AGG/M-CTA的扩增效率最高达78.6%。由Nei’s指数(h)估测,供试品种平均变异为0.166 4,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估计值为0.220 6;42个燕麦品种间遗传相似系数为0.488 1~0.988 0,遗传距离的变化范围是0.012 0~0.717 2。通过AFLP数据构建燕麦的UPGMA系统树,在遗传相似系数0.748水平,所有供试品种可聚为6类。皮燕麦与裸燕麦在遗传相似度0.59处被明显分为2类,与形态学分类结果一致。由AFLP揭示的品种间遗传关系与品种实际来源基本一致,品种的遗传距离与其地理分布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饲用燕麦研究进展 [J].
赵桂琴 ;
慕平 ;
魏黎明 .
草业学报, 2007, (04) :116-125
[2]   固氮菌对燕麦不同生育期促生作用的研究 [J].
席琳乔 ;
姚拓 ;
张德罡 .
草业学报, 2007, (03) :38-42
[3]   N、P肥对裸燕麦生产性能的影响 [J].
贾志锋 ;
周青平 ;
韩志林 ;
颜红波 .
草业科学, 2007, (06) :19-22
[4]   我国燕麦种质资源的收集和评价 [J].
赵秀芳 ;
戎郁萍 ;
赵来喜 .
草业科学, 2007, (03) :36-40
[5]   生物技术在牧草品质改良中的应用 [J].
吴金霞 ;
陈彦龙 ;
何近刚 ;
路铁刚 .
草业学报, 2007, (01) :1-9
[6]   野生鸭茅种质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J].
彭燕 ;
张新全 ;
刘金平 ;
易扬杰 .
遗传, 2006, (07) :845-850
[7]   燕麦根际促生菌特性研究 [J].
李凤霞 ;
张德罡 ;
姚拓 .
草业学报, 2005, (01) :58-62
[8]   利用RAPD标记研究燕麦属不同种的遗传差异 [J].
王茅雁 ;
傅晓峰 ;
齐秀丽 .
华北农学报, 2004, (04) :24-28
[9]   新疆产甘草6个不同地理群体遗传关系的RAPD分析 [J].
吴霞 ;
刘庆华 ;
马永红 ;
党荣理 .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3, (04) :191-193
[10]   几种高产燕麦品种酯酶同功酶分析 [J].
周青平 ;
石德军 ;
杨力军 .
中国草地, 2002, (04)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