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地区星子群碎屑锆石SIMS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3
作者
关俊朋 [1 ,2 ]
何斌 [2 ]
李德威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星子群; 碎屑锆石U-Pb年龄; 新元古代; Rodinia超大陆;
D O I
10.16539/j.ddgzyckx.2010.03.007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西庐山地区出露的星子群为一套遭受角闪岩相变质的中深变质岩系,前人将其划分为古元古代地层,并将其与华南早期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和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相联系。本文通过对星子群浅粒岩中碎屑锆石U-Pb SIMS年代学研究,获得了(834±4)Ma碎屑锆石年龄,代表了该套地层沉积时代的下限;再结合其上覆筲箕洼组(830±5)Ma的火山岩年龄,将星子群的地层时代限定于新元古代。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庐山地区并未出露古元古代的变质基底;而且野外也并未找到典型大规模拆离断层的存在,因此前人厘定的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也值得商榷。根据碎屑锆石U-Pb不一致线下交点年龄为(133±20)Ma,推断星子群的变质作用发生在中生代。另外,由星子群单一的碎屑锆石年龄、锆石形态特征及矿物组成特征推断,星子群是源区花岗质岩石快速抬升、风化剥蚀和搬运沉积的产物,暗示着强烈的地壳运动过程,可能与Rodinia超大陆的裂解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 华南双桥山群和河上镇群凝灰岩中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对江南新元古代造山带演化的制约
    高林志
    杨明桂
    丁孝忠
    刘燕学
    刘训
    凌联海
    张传恒
    [J]. 地质通报, 2008, (10) : 1744 - 1751
  • [2] 华南新元古代玄武质岩石成因与构造意义:从造山运动到陆内裂谷
    李献华
    王选策
    李武显
    李正祥
    [J]. 地球化学, 2008, (04) : 382 - 398
  • [3] 华南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与岩石圈减薄机制的关系初探
    沈晓明
    张海祥
    张伯友
    [J].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8, (01) : 11 - 19
  • [4] 扬子地台西缘结晶基底的时代
    耿元生
    杨崇辉
    王新社
    任留东
    杜利林
    周喜文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 429 - 441
  • [5] 锆石U-Pb定年限制祁连山高级变质岩系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
    徐旺春
    张宏飞
    柳小明
    [J]. 科学通报, 2007, (10) : 1174 - 1180
  • [6] 庐山星子地区中生代构造-岩浆事件与赣江断裂多期活动的关系
    李中兰
    崔学军
    王冉
    夏斌
    徐力峰
    杨巍然
    曾佐勋
    简平
    [J]. 岩石学报, 2007, (04) : 839 - 848
  • [7] 华南前寒武纪大陆地壳的形成和演化
    郑永飞
    张少兵
    [J]. 科学通报, 2007, (01) : 1 - 10
  • [8] 锆石成因矿物学研究及其对U-Pb年龄解释的制约
    吴元保
    郑永飞
    [J]. 科学通报, 2004, (16) : 1589 - 1604
  • [9] 赣北星子群变质岩的原岩恢复及其形成构造环境判别
    张海祥
    张伯友
    [J]. 中国地质, 2003, (03) : 254 - 260
  • [10] 庐山变质核杂岩成因的新认识
    崔学军
    曾佐勋
    [J]. 地质科技情报, 2002, (03) : 23 -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