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地区延长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13
作者
郭艳琴 [1 ]
李文厚 [2 ]
陈全红 [2 ]
梁积伟 [2 ]
余芳 [2 ]
何卫军 [2 ]
机构
[1] 西安石油大学油气资源学院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延长组; 陇东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应用测井曲线、岩心、野外露头剖面等资料,分析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相,在延长组识别出4个三级层序界面,将延长组分为4个三级层序10个体系域,识别出4种主要的沉积体系: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曲流河三角洲及湖泊沉积体系。分析了各体系域沉积体系的平面展布特征,探讨了体系域沉积模式及层序与油气的关系。指出低位体系域中发育的三角洲平原河道及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是最主要的储层,水进及高位体系域中发育的浊积岩砂体分布面积大,是潜在的储层、水进和高位体系域中发育的湖相泥、页岩是良好的生油层和盖层,使得陇东地区存在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处于有利的含油气系统之中,具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406 / 41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晚中生代—新生代构造体制转换与鄂尔多斯盆地改造 [J].
张岳桥 ;
廖昌珍 .
中国地质, 2006, (01) :28-40
[2]   扇三角洲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及砂体分布规律 [J].
靳松 ;
朱筱敏 ;
钟大康 .
中国地质, 2006, (01) :212-220
[3]   东营凹陷中带沙河街组三段浊积体储层特征类型与成因 [J].
王居峰 ;
郑和荣 ;
苏法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528-532
[4]   论层序地层学与含油气系统在油气勘探中的联系——以鄂尔多斯中生代盆地为例 [J].
屈红军 ;
李文厚 ;
梅志超 ;
陈全红 .
地质论评, 2003, (05) :495-500
[5]   层序地层体制中的陆相储层发育规律 [J].
樊太亮 ;
吕延仓 ;
丁明华 .
地学前缘, 2000, (04) :315-321
[6]   岔西地区浊积岩的发现及其油气勘探意义 [J].
雷怀玉 ;
邹伟宏 ;
王连军 ;
郑宪 ;
王权 ;
刘珍花 .
沉积学报, 1999, (01) :89-94
[7]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中的某些问题 [J].
徐怀大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7, (02) :3-9
[8]   美国层序地层研究中的新学派──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J].
邓宏文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5, (02) :89-97
[9]   华北典型箕状断陷盆地层序地层学模式及其与油气赋存关系 [J].
魏魁生 ;
徐怀大 .
地球科学, 1993, (02) :139-149+247
[10]   陕北上三叠统延长组含油砂体的沉积环境 [J].
梅志超 ;
彭荣华 ;
杨华 ;
刘国江 ;
曾少华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88, (03) :261-267+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