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安全治理:食品质量链多主体多中心协同视角的分析

被引:5
作者
谢康
机构
[1]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链; 元胞自动机; 混合治理;
D O I
10.19313/j.cnki.cn10-1223/f.2014.03.003
中图分类号
F203 [生产行业管理]; F426.8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食品安全问题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系统问题,本文从多主体多中心食品安全质量链协同视角,分析中国食品安全的主要治理方向及其协同控制策略。第一,食品违规者或犯罪者类似于元胞自动机,主要依靠邻域的信息或行为来调整或改变自主行动,使食品安全发生概率具有高度不确定性、分散性和隐蔽性。因此,食品安全治理体制上既要发挥政府监管的"正面战场"作用,也要大力推动食品安全监管的多中心体制,形成食品安全治理的"敌后战场",在基层社会组织中形成针锋相对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元胞自动机。第二,食品安全治理不仅需要依靠建立可追溯信息系统等技术,或缔结更多的契约等制度安排,而且需要将信息可追溯等技术与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进行混合治理来形成互补效应和同步效应,以此提高对食品安全违规者或犯罪者的发现概率和社会惩罚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企业群体性败德行为与管制失效——对产品质量安全与监管的制度分析 [J].
李新春 ;
陈斌 .
经济研究, 2013, 48 (10) :98-111+123
[2]   激励、信息与食品安全规制 [J].
龚强 ;
张一林 ;
余建宇 .
经济研究, 2013, 48 (03) :135-147
[3]   食品安全治理——基于信息技术与制度安排相结合的研究 [J].
汪鸿昌 ;
肖静华 ;
谢康 ;
乌家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98-110
[4]   信息基础、声誉机制与执法优化——食品安全治理的新视野 [J].
吴元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6) :115-133+207
[5]   供应链环境下猪肉质量链链节点的重要程度分析——山东等16省(市)1156份问卷调查数据 [J].
沙鸣 ;
孙世民 .
中国农村经济, 2011, (09) :49-59
[6]   中国食品质量安全薄弱环节、本质原因及关键控制点研究——基于1460个食品质量安全事件的实证分析 [J].
刘畅 ;
张浩 ;
安玉发 .
农业经济问题, 2011, 32 (01) :24-31+110
[7]   组合与单一治理对供应链信息系统价值创造的影响 [J].
肖静华 ;
谢康 .
管理科学, 2010, 23 (04) :86-94
[8]   食品安全、食品卫生与食品质量概念辨析 [J].
任端平 ;
潘思轶 ;
何晖 ;
薛世军 .
食品科学, 2006, (06) :256-259
[9]   质量链理论与运行模式研究 [J].
唐晓芬 ;
邓绩 ;
金升龙 .
中国质量, 2005, (09) :16-1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