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阳凹陷下第三系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其应用——Ⅱ.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初探

被引:4
作者
麦碧娴
汪本善
张丽洁
邢福健
李汉城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分部 广州五山
[3] 广州五山
[4] 广州五山
关键词
压溶裂隙; 石油运移; 运移阶段;
D O I
10.19700/j.0379-1726.1993.04.00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移阶段、主要运移阶段和晚期运移阶段。根据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计算出各阶段石油运移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研究还表明:早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核二段地层沉积时到渐新世末期,深度为1900—3000m;主要运移阶段伴随着渐新世末的上升运动而开始,深度为1200—2500m;晚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渐新世末以后,深度为2600m 开始。主要运移阶段石油组分比早期运移阶段重,斜坡地带主要运移阶段以稠油为特征。根据流体包裹体的分布特征,还对泌阳凹陷碳酸岩地区初次运移的通道、相态和运移方式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4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