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垂直气候带岩溶动力系统特征研究——以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18
作者:
章程
[1
]
蒋忠诚
[2
]
何师意
[2
]
蒋勇军
[1
]
李林立
[1
]
王建力
[1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来源: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岩溶动力系统;
水化学变化;
垂直气候分带;
重庆金佛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5 [岩溶(喀斯特)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CTDP300多参数自动记录仪对重庆金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碧潭泉和水房泉的降雨量、水位、水温、pH值、电导率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表层岩溶泉水化学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且具不同的表现形式,气温和土壤CO2浓度是引起水化学动态变化的两个重要因子。位于海拔较低的碧潭泉气温,土壤CO2浓度相对较高,岩溶作用也相对强,位于海拔较高的水房泉则相对较弱。受气温控制,前者的水温、pH表现出明显的白天高,夜间低的昼夜变化规律。降雨过程中,至少有两种效应在影响水化学性质:雨水的稀释效应和CO2效应,前者对碧潭泉水化学变化影响较大,降雨可引起泉水电导率、水温及pH的显著下降,降雨强度越大,下降速度与幅度越大,而从泉水电导率下降、pH值略有上升看,两者均对水房泉的水化学变化产生了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10 / 514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