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夏季地形云综合探测试验

被引:32
作者
郑国光 [1 ]
陈跃 [2 ]
陈添宇 [3 ]
陈乾 [3 ]
朱君鉴 [4 ]
李照荣 [5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甘肃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4] 山东省气象局
[5] 兰州中心气象台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祁连山; 地形云; 探测; 试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6年和2007年夏季在祁连山冷龙岭西段开展了地形云云量、云状、大气水汽、风场、雨滴谱和雨强等的综合探测试验,以分析祁连山地形云的特征。结果表明:①祁连山区夏季云量丰富,平均云量在6成以上。西南气流天气背景下总云量多达8成;②祁连山夏季无降水日大气水汽非常少,700 hPa以上层大气相对湿度大多在20%以下;③西南气流背景下祁连山南北侧山谷风的共同作用,气流昼间向山顶辐合,夜间向山谷辐散,当水汽条件充足时,极易抬升形成可以产生降水的地形云;④祁连山降水主要由小于1 mm的雨滴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1057 / 1070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地形对降水影响的研究.[M].林必元;张维桓等著;.气象出版社.2001,
[2]   祁连山夏季西南气流背景下地形云形成和演化的观测研究 [J].
陈添宇 ;
郑国光 ;
陈跃 ;
付双喜 .
高原气象, 2010, 29 (01) :152-163
[3]   祁连山区夏季降水过程天气分析 [J].
陈乾 ;
陈添宇 ;
肖宏斌 .
气象科技 , 2010, (01) :26-31
[4]   祁连山积雨云的时空分布及其环流特征 [J].
陈少勇 ;
徐科展 ;
董安祥 ;
夏权 .
干旱区研究, 2010, (01) :114-120
[5]   祁连山区2006年夏季降水过程的天气分析 [J].
陈乾 ;
张久林 ;
陈添宇 .
干旱气象, 2008, 26 (04) :22-28
[6]   祁连山地形云试验区自然地理和气候特征 [J].
陈跃 ;
陈乾 ;
陈添宇 ;
李宝梓 .
气象科技, 2008, (05) :575-580+680
[7]   祁连山区夏季各类降水过程的典型个例分析 [J].
陈乾 ;
陈添宇 ;
肖宏斌 .
干旱气象, 2008, (03) :1-7
[8]   2006年夏季祁连山北坡雨滴谱特征 [J].
史晋森 ;
张武 ;
陈添宇 ;
闭建荣 ;
何敏 .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4) :55-61
[9]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研究概述 [J].
廖菲 ;
洪延超 ;
郑国光 .
气象科技, 2007, (03) :309-316
[10]   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谱仪及其在气象领域的应用 [J].
濮江平 ;
赵国强 ;
蔡定军 ;
姚展予 ;
袁冬梅 ;
吕梅 .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07, (02)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