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察尔汗干盐湖钾镁盐的沉积

被引:13
作者
吴必豪
段振豪
关玉华
连卫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床地质研究所
[2] 化工部化学矿产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晶间卤水; 似层状; 钾镁盐; 干盐湖; 盐层; 柴达木盆地; 石盐矿物; 光卤石; 砂金卤石; 镁肥; 察尔汗; 咸化; 浸染状; 达布逊湖; 察尔汗盐湖; 碎屑沉积; 矿床; 矿藏; 溶解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察尔汗钾镁盐沉积矿床自下而上分为S1、S2、S3盐层。在上部盐层(S3)形成过程中出现了四次咸化和三次淡化。咸化过程中以蒸发析盐作用为主,淡化过程中以掺杂、机械碎屑沉积及溶解作用为主。钾盐主要有三种形成方式:(1)与1盐滩共存的湖泊湖滨地带析出层状钾镁盐,湖水周期性地升降和风力作用促进了这一过程;(2)晶间卤水的进一步浓缩析出浸染状钾镁盐;(3)干盐滩的溶解改造形成一个新生湖,在其干化的最后阶段,析出似层状钾镁盐。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察尔汗内陆盐湖钾矿层的沉积机理 [J].
杨谦 .
地质学报, 1982, (03) :281-292
[2]   我国某盐湖现代钾盐沉积的形成 [J].
孙大鹏 .
地球化学, 1974, (04) :230-248
[3]  
钾盐矿床形成的地球化学规律[M]. 中国工业出版社 , (苏)瓦里亚什科, 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