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网络的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优化模型

被引:24
作者
朱莉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物流业; 制造业; 超网络; 变分不等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5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针对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联动的关系,建立由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加工商、产成品制造商构成的超网络模型。分析模型中各决策者的利润最大目标及其竞争合作关系,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求解整个网络达到均衡状态的条件。设计算例并进行数值仿真,讨论物流服务水平、生产力水平、产品加工数量等关键参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验证所建模型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及建议 [J].
黄有方 ;
严伟 .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0, (01) :1-6
[2]   安徽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 [J].
王晓艳 ;
李道芳 .
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10) :158-160
[3]   湖北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J].
段雅丽 ;
樊锐 ;
黎忠诚 .
物流技术, 2009, 28 (09) :11-14
[4]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模型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 [J].
王珍珍 ;
陈功玉 .
经济与管理 , 2009, (07) :28-34
[5]   由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超网络优化 [J].
杨广芬 .
系统工程 , 2009, (06) :42-47
[6]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 [J].
王茂林 ;
刘秉镰 .
现代管理科学, 2009, (03) :59-61
[7]  
超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志平, 2008
[8]   Agent-based optimisation of logistics and production planning [J].
Karageorgos, A ;
Mehandjiev, N ;
Weichhart, G ;
Hämmerle, A .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3, 16 (04) :335-348
[9]   A supply chain 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 [J].
Nagurney, A ;
Dong, J ;
Zhang, D .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2002, 38 (05) :281-303
[10]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ogistics — in principle, in practice and in education[J] . Attila Chikán.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