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秦岭赋存于沉积岩中的金龙山金矿带主要载金矿物黄铁矿、毒砂研究

被引:11
作者
赵利青
陈祥
周红
李秀梅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北京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
[2] 黄金地质研究所!河北廊坊
关键词
黄铁矿; 毒砂; 含金性; 热电性; 硫、铅同位素; 金龙山金矿带; 陕西省;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00.04.001
中图分类号
P618.51 [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金龙山金矿是产于南秦岭镇安 -旬阳晚古生代沉积盆地细碎屑岩 -碳酸盐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 .主要载金矿物毒砂、黄铁矿 ,粒度多为 10~ 10 0 μm ,约为次显微状金颗粒直径的 10 0 0倍左右 .黄铁矿为含砷黄铁矿 ,并常作为原生沉积成因草莓状、球菌状黄铁矿的增生环带 ,因而常规方法无法分离出原生沉积成因黄铁矿与热液阶段黄铁矿、毒砂 .用于单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热电性测定的黄铁矿样品多为热液改造后多阶段黄铁矿的混合样品 ,毒砂的含金性比黄铁矿更好 .成岩期黄铁矿无砷或砷很低 ,金矿成矿阶段黄铁矿亏硫 ,毒砂亏砷 .金、砷最大可能是含矿热液带入的 ,成岩期黄铁矿可能提供了部分硫 .黄铁矿的热电系数范围较大 ,空穴导型、电子导型均有 ,以空穴型为主 .矿带内硫化物的硫同位素呈多垛状产出 ,但主要集中于 6‰~ 17‰之间 .铅同位素反映了造山带特征 ,与汞锑矿石的铅同位素相近 ,金锑成矿与深大断裂的活动有关 .
引用
收藏
页码:193 / 19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秦岭微细浸染型层控锑-金矿床金赋存状态研究 [J].
张复新 .
地质论评, 1996, (06) :541-549+577
[3]   沉积主岩浸染型金矿床硫化铁中金和砷在沉积过程中的关系 [J].
钱法荣 .
国外铀金地质, 1995, (04) :340-347
[4]   镇安米粮地区微细浸染型层控金矿床的形成与构造演化的关系 [J].
张复新,马建秦,魏宽义 .
矿床地质, 1995, (01) :26-34
[5]   陕西丁—马矿带金龙山—丘岭金矿含金黄铁矿特征及其演化 [J].
张复新 ;
刘文峰 ;
魏宽义 .
地质与勘探, 1993, (10) :27-33
[6]   黔西南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中标型矿物特征初探 [J].
刘克云 .
矿产与地质, 1992, (02) :139-143
[7]   常见硫化物矿物中不可见金的富集 [J].
NIGEL J.COOK ;
金洪良 .
黄金地质科技, 1991, (04) :63-72
[8]   我国微细浸染型金矿某些载体矿物中金的赋存状态 [J].
苏欣栋 .
黄金地质科技, 1991, (04) :57-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