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臭氧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解析研究

被引:90
作者
沈劲 [1 ]
黄晓波 [2 ]
汪宇 [1 ]
叶斯琪 [1 ]
潘月云 [1 ]
陈多宏 [1 ]
陈焕盛 [2 ,3 ]
区宇波 [1 ]
吕小明 [1 ]
王自发 [3 ]
机构
[1] 广东省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保护大气二次污染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科三清科技有限公司
[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广东省; 臭氧;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D O I
10.13671/j.hjkxxb.2017.0255
中图分类号
X515 [光化学烟雾];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使用广东省近年大范围长期连续臭氧观测数据分析了珠三角与广东省的臭氧污染特征,并使用NAQPMS模型研究了广东省与典型城市不同季节的臭氧来源情况.结果表明:2014—2016年广东省的臭氧污染局部在改善.珠三角的臭氧浓度水平总体高于粤东西北地区,广东省臭氧总体上呈现出珠三角中南部和粤东东部部分地区较高、粤西污染相对较轻的分布态势.广东省的臭氧夏秋季浓度较高,冬春季浓度较低.广东省臭氧主要来源于本地排放,夏季占比为57%,其余季节约占40%,臭氧的跨省输送特征明显.珠三角西南部春夏季臭氧本地贡献约为50%,但秋冬季仅占19%28%.若要减轻广东的臭氧污染,建议实施臭氧消峰行动,即在夏秋季节严控珠三角地区的臭氧前体物排放,特别是珠三角中部广州、佛山与东莞等城市的排放要重点控制.同时,强化粤东西北地区与周边省份的协同减排.
引用
收藏
页码:4449 / 445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21]  
An Asian emission inventory of anthropogenic emission sources for the period 1980–2020.[J].Ohara T.;Akimoto H.;Kurokawa J.;Horii N.;Yamaji K.;Yan X.;Hayasaka T..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2007, 100
[22]  
Ground-level ozone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and the roles of VOC and NO x in its production.[J].Min Shao;Yuanhang Zhang;Limin Zeng;Xiaoyan Tang;Jing Zhang;Liuju Zhong;Boguang Wang.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