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炉固体残留物的特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许明磊
严建华
马增益
王勤
孙巍
岑可法
机构
[1] 能源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2] 能源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 浙江省杭州市
关键词
热能动力工程; 固体残留物; 成分分析; 微观分析; 循环流化床; 垃圾焚烧炉;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07.08.004
中图分类号
TK229.6 [燃煤锅炉];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在对流化床垃圾焚烧炉的固体残留物——飞灰、积灰和底渣进行化学成分、微观形态、元素分布和物相分析的基础上,对其特性进行了全面的了解。分析结果表明:飞灰表现为高钙低硫,具有较强的积灰倾向,飞灰中的Ca主要来自垃圾;尾部烟道各受热面区段的飞灰性质变化不大,飞灰的微观形态极不规则,没有熔融球化痕迹;飞灰中的主要物相为石英和钙的硅酸盐;尾部烟道受热面积灰主要为Ca-S型积灰,烧结致密化强化了积灰的持续生长,积灰内部有明显的多相反应痕迹,致密的烧结结构与松散烧结颗粒交互存在;积灰中的主要物相是CaSO4;底渣的性质复杂多变,高密度、高硬度和高熔点物质为其主要成分。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炉内灰渣沉积物中矿物元素分布的电子探针分析 [J].
兰泽全 ;
曹欣玉 ;
周俊虎 ;
赵显桥 ;
饶甦 ;
周志军 ;
刘建忠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2) :117-122
[2]   锅炉尾部受热面积灰层有效导热系数的热逾渗模型 [J].
张海林 ;
杨善让 ;
王升龙 ;
徐志明 ;
齐冰 ;
秦玉明 ;
王建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2) :138-141
[3]   流化床中典型垃圾组分与煤混烧时HCl排放和脱除研究 [J].
蒋旭光 ;
李香排 ;
池涌 ;
严建华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8) :213-217
[4]   一种灰污热流探针的研制及应用 [J].
兰泽全 ;
曹欣玉 ;
赵显桥 ;
饶甦 ;
周志军 ;
周俊虎 ;
刘建忠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4, (05) :220-224
[5]   城市垃圾典型组分流化床燃烧特性的试验研究 [J].
金余其 ;
严建华 ;
池涌 ;
岑可法 .
动力工程, 2004, (02) :266-270
[6]   异重流化床垃圾与煤混烧重金属的排放特性 [J].
李建新 ;
严建华 ;
池涌 ;
倪明江 ;
岑可法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2) :182-186
[7]   锅炉高温腐蚀实验研究 [J].
陈鸿伟 ;
李永华 ;
梁化忠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01) :168-171
[8]   气脉冲除灰器工作机理研究(英文) [J].
樊未军 ;
孙文超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2, (06) :138-142
[9]   煤燃烧过程矿物质行为研究 [J].
李帆 ;
邱建荣 ;
郑瑛 ;
郑楚光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99, (02) :258-260
[10]  
PCDD/PCDF formation and destruction during co-firing of coal and RDF in a slag forming combustor[J] . L. Bonfanti,M. Cioni,J. Riccardi,C. Rossi.Fresenius’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