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利钠肽和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患者的预后价值

被引:49
作者
何奔
丁嵩
卜军
刘建平
宋玮
杜勇平
沈节艳
金叔宣
孙瑜
沈珑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利钠肽,脑; C-反应蛋白; 冠状动脉疾病; 预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4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连续性入选189例行PCI治疗的ACS患者。测定症状发作平均(34·2±16·3)h的血浆BNP和CRP水平,随访患者住院期间,30天,3个月病死率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心原性死亡,再次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继发心衰和再入院的复合终点)发生率。结果189例ACS患者根据血浆BNP水平分为四组:≤100ng/L组;>100≤300ng/L组;>300≤600ng/L组和>600ng/L组。随血浆BNP水平的升高,各组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呈明显递增趋势。3个月时,各组病死率分别为0%、1·4%、7·7%、48·3%;MACE发生率分别为7·9%、17·1%、57·7%、79·3%。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BNP独立于年龄、性别、家族史、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及LVEF等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8515,P<0·01)和3个月(r=0·9201,P<0·01)病死率及30天(r=0·7066,P<0·01)和3个月(r=0·7090,P<0·01)MACE发生率。其中141例患者根据血浆CRP水平分为三组:≤8·0mg/L组;>8·0≤32·0mg/L组;>32·0mg/L组。随着血浆CRP水平的升高,各组死亡事件及MACE发生率亦呈明显递增趋势。3个月时,病死率分别为2·7%、7·7%、28·6%;MACE发生率分别为28·4%、41·0%、60·7%。在多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中,CRP独立于年龄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5882,P=0·0044)和3个月(r=0·5235,P=0·0038)病死率。经年龄因素校正后,CRP独立于性别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预测30天(r=0·2705,P=0·0380)和3个月(r=0·2290,P=0·0429)MACE发生率。当将CRP、BNP和年龄等其他冠心病危险因素放入同一模型预测ACS的预后时,血浆CRP水平失去了预测效能,而血浆BNP水平升高独立于各因素预测30天和3个月病死率及MACE发生率。结论BNP和CRP能够很好地对ACS患者行PCI治疗后进行危险分层,预测近期病死率和MACE发生率。BNP可能是较CRP更好的预测ACS患者近期临床预后的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349 / 35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Changes in serum interleukin-6 and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their responses to simvastatin [J].
Luo, YM ;
Jiang, DQ ;
Wen, D ;
Yang, JX ;
Li, LY .
HEART AND VESSELS, 2004, 19 (06) :25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