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范式转换——“地方性知识”的视角

被引:34
作者
葛孝亿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教师; 地方性知识; 教师专业发展;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51.1 [教师评定与任用];
学科分类号
04 ; 0401 ;
摘要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师专业发展范式具有标准取向、城市取向和非区域视野的特点,这一范式忽视了城乡教师的地区差异,忽视了农村教师发展所需的地方性资源,使得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空间变得狭窄,失去专业发展的话语权。地方性知识视角能明确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与其生存场域的关系,开放专业发展路径并肯定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因此,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应基于乡土文化,重构其专业发展的文化场;深挖乡土文化内涵,加强农村教师的文化发展;开展适合于农村学校的校本教研。
引用
收藏
页码:82 / 8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符码、分类与架构:符码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学术争辩 [J].
谢小平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05) :149-154
[2]   地方性知识和发展研究 [J].
杨小柳 .
学术研究, 2009, (05) :64-69+159
[3]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学校的文化使命及其变革 [J].
肖正德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8, (03) :9-13
[4]   “地方性知识”何以可能——对格尔茨阐释人类学之认识论的分析 [J].
王邵励 .
思想战线, 2008, (01) :1-5
[5]  
科学革命的结构.[M].(美)托马斯·库恩(ThomasS.Kuhn)著;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6]  
地方性知识.[M].(美)克利福德·吉尔兹(CliffordGeertz)著;王海龙;张家〓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文化的解释.[M].(美)克利福德·格尔茨(CliffordGeertz)著;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
[8]  
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编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