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湾油气风云与中国中西部油气开发

被引:8
作者
刘和甫
李小军
刘立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地质系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廓坊分院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克拉通盆地; 前陆盆地; 同期隆起; 褶皱—冲断带; 碳酸盐—蒸发岩层序; 枢纽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波斯湾盆地与中国中西部盆地同属特提斯构造域 ,有着类似的演化特征 :早期离散期形成裂谷盆地 ;中期漂移期形成克拉通盆地 ;晚期聚合期形成前陆盆地 ,构成大型叠合盆地。克拉通盆地内同期隆起有利于油气的早期运移富集 ;前陆盆地内褶皱—冲断带发育 ,裂隙常构成良好的储层形成晚期油气藏 ;构造枢纽带常构成油气富集带 ;碳酸盐—蒸发岩层序中孔隙—溶洞—裂缝构成完整的储集—渗滤体系 ,在总体上形成复合油气系统。中国中西部油气勘探新区应重视碳酸盐台地与碎屑重力流盆地之间的枢纽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87 / 1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含油气系统的基本特征与勘探对策 [J].
赵文智 ;
何登发 .
石油学报, 2002, (06) :1-11+7
[2]   川鄂一带二迭系—三迭系碳酸盐沉积特征及其儲集岩类型 [J].
刘和甫 .
地质学报, 1964, (01) :51-64+67+65
[3]  
伊拉克到底有多少油?.[J].张抗;.中国国家地理.2003, 03
[4]  
四川盆地构造层序与天然气勘探.[M].汪泽成等著;.地质出版社.2002,
[5]  
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于兴河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6]  
石油与国家安全.[M].王家枢著;.地震出版社.2001,
[7]  
塔里木盆地演化和构造样式.[M].汤良杰著;.地质出版社.1996,
[8]  
潘钟祥石油地质文选.[M].潘钟祥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