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的应用

被引:4
作者
侯彦林
机构
[1] 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关键词
肥料转化率; 肥料离土率; 肥料培肥率; 生态平衡施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以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为基础,对生态平衡施肥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1)以肥料转化率为基础建立了全量养分通用施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in=Wyield/Kyield,参数为产量和肥料转化率;在WjWi状态下,模型为Wleave=Kleave×Win或Kleave=1-Kyield-Kfertilization,参数为产量、肥料转化率和(Wj-W)i或Kfertilization。(3)以肥料培肥率为基础建立了土壤培肥模型和参数体系:在Wj>Wi时,肥料培肥率模型为Kfertilization=(Wj-W)i/Win,参数为产量和肥料培肥率。(4)以中长期定位试验为例说明了以上模型的应用方法和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477 / 14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   肥效评价的生态平衡施肥理论体系、指标体系及其实证 [J].
侯彦林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07) :1257-1266
[3]   长期定位施肥对水稻、小麦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J].
徐祖祥 .
浙江农业学报, 2009, 21 (05) :485-489
[4]   不同施肥制度对夏玉米产量特性的影响 [J].
刘淑云 ;
董树亭 ;
赵秉强 ;
李秀英 ;
张振山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2) :167-171
[5]   长期定位施肥对不同种植模式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J].
谢文 ;
胡辉 ;
翟均平 ;
陈会 ;
邓家国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09) :1605-1608
[6]   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养份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J].
任春梅 ;
胡续丽 ;
谢家义 ;
孙丹 .
垦殖与稻作, 2005, (04) :37-38+40
[7]   北京褐潮土长期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变化趋势影响的定位研究 [J].
宋永林 ;
姚造华 ;
袁锋明 ;
张淑香 .
北京农业科学, 2001, (06) :1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