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甾体类抗炎药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症反应及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3
作者
石志鸿 [1 ]
贾建平 [2 ]
张本恕 [1 ]
机构
[1]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非甾体类抗炎药; 缺血再灌注; 炎症; 黏附分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对再灌注后脑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组织ICAM-1、E-选择素的表达。白细胞髓过氧化物酶(MPO)检测试剂盒检测MPO活性。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PGE2的浓度。TTC染色观察梗死范围。结果消炎痛和美洛昔康早期给药,都能减小皮层梗死体积。再灌注后4h给药,对梗死体积都无明显影响。再灌注后缺血侧皮层和纹体PGE2浓度明显升高,MPO活性增高,消炎痛和美洛昔康均能降低皮层和纹体区PGE2的水平,明显减少ICAM-1和E-选择素阳性血管数,降低皮层MPO活性。结论消炎痛和美洛昔康早期给药能减小皮层的梗死体积,这种脑保护作用与抑制内皮黏附分子的表达,减轻再灌注后炎症反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这种保护作用减弱。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0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High-dose ibuprofen for reduction of striatal infarcts during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 in rats. David FA,Richard EC,Nabil JA,et al. Journal of Neurosurgery .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