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川 渝 黔地区不同的脊髓灰质炎Ⅱ型疫苗重组病毒的分析
被引:12
作者:
张勇
张礼璧
侯晓辉
秦明辉
凌华
叶绪芳
祝双利
机构:
[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四川省卫生防疫站,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贵州省卫生防疫站,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髓灰质炎实验室北京,北京,北京
来源:
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病毒;
核苷酸序列分析;
重组株;
3D区内重组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2 0 0 0年 ,四川省 (川 )、重庆市 (渝 )及贵州省 (黔 )从急性弛缓性麻痹 (AFP)病例粪便标本中分离到 6株脊髓灰质炎 (脊灰 )Ⅱ型病毒 ,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脊灰实验室用RT -PCR -RFLP法进行型内鉴定 ,并对病毒基因VP1区及 3D区核苷酸进行序列测定 ,结果显示 :6株病毒均为脊灰Ⅱ型 (VP1区 )与Ⅰ型 (3D区 )的重组株 ,但是重组方式呈三种表现。按患儿粪便标本采集地点的不同 ,将 6株病毒分为 3个组 :A组的 2例重组株 ,3D区为典型Ⅰ型序列 ,分布于贵州省仁怀市和水城县 ;B组的 2例重组株重组位点发生在 3D区第 6 2 2 6~ 6 2 43位 ,在其前面为Ⅱ型序列 ,以后的核苷酸序列为Ⅰ型序列 ,分布于重庆市及四川省广安市 ;C组的 2例重组株重组位点发生在 3D区第 6 2 70~ 6 30 6位 ,其前面为Ⅱ型序列 ,以后为Ⅰ型序列 ,在四川省马尔康县及简阳市发现。全部 6株病毒VP1区的 90 3个核苷酸与SabinⅡ株相比 ,同源性各自为 99 8% ,3D区则呈现有不同方式的重组 ,重组位点不同 ,且其分布地区各异 ,显示重组株的普遍性及多样性 ,其重组株的来源是多源性的 ,并已呈局部地区内有限的循环。
引用
收藏
页码:3 / 7
页数:5
相关论文